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我省食藥安全監管工作取得新進展 提昇技術支橕練就『火眼金睛』
2017-03-16 13:55:4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3月16日訊 近日,記者從全省食藥安全監管工作總結會議上獲悉,2016年,我省食藥系統共完成各級食品監督抽檢26325批次、風險監測1300批次、專項抽檢2013批次,並實現抽檢信息全部網上公開發布。同時,在檢測監測能力建設方面,加快推進了國家發改委批復的23個項目建設進程,齊齊哈爾、綏化、伊春、七臺河、大慶等5個項目單位食品實驗室已投入使用,省食品檢驗用樓改造工程獲批並進入招標階段,省食藥檢所順利通過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能力總計3539項,新增986項。2016年,我省食藥安全工作風險隱患處置能力得到顯著增強,監測檢測等技術支橕水平不斷提昇。

  省食藥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本質就是實施風險管理,同時監測檢測技術水平是其有力支橕。目前食藥安全基礎依然薄弱,主要體現在五大風險上,即源頭風險、過程風險、潛在風險、社會風險和管理風險,要想讓監管工作始終『跑』在風險前面,必須提昇風險隱患處置能力和技術支橕水平。

  記者了解到,去年各市、縣局完成食用農產品抽檢20656批次,完成基本藥物(不含中藥飲片)抽驗4601批次,發布藥品質量公告3期。醫療器械抽檢16批次,發布醫療器械質量公告1期。完成保健食品抽檢460批次、化妝品550批次。為加強輿情監測工作,省食藥局共發輿情監測報告46期,實現了省級應急專門隊伍組建工作,購置了基本應急裝備546臺套,組織開展了食品藥品應急預案培訓,牡丹江、佳木斯、雞西、雙鴨山、綏化、大興安嶺等6地市組織了應急演練,同時增強了不良反應監測信息利用水平。

  在技術支橕上,我省食藥系統不斷夯實基礎,去年,全省共爭取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食品安全檢測監測能力建設項目2個、縣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試點項目8個,批復建設總投資1.2億元,並完成國家重大專項『中成藥標准平臺建設』的結題工作,省自然基金項目等5項在研項目均順利推進。為推進『智慧食藥監管』,全省食藥系統在齊齊哈爾市召開了『互聯網+食藥安全』現場會,進一步明確了新時期食藥安全工作推進『互聯網+』的重要性,普及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知識,提供了一個學習的范本,為各地食藥部門指明方向。去年我省擠出專項資金4000餘萬元用於推進『智慧食藥監管』工程建設,搭建了全省數據中心平臺,推進5大類21項業務應用系統研發,完成了『智慧食藥監管』一期項目招標並進入實施階段。

  省食藥局一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2017年,將重點對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和大型批發市場、超市、餐飲企業進行抽檢,市、縣局除開展食用農產品監督抽檢外,將重點針對餐飲食品,特別是小作坊、小攤販等,抽檢項目要覆蓋食品安全國家標准中規定的主要安全項目,突出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有機污染物、添加劑等群眾最擔懮的問題。還要抓好抽樣和核查處置工作,做到不同業態全覆蓋和重點場所全覆蓋。

  該負責人介紹說,不久前出臺的《黑龍江省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中也明確提出六個重點建設項目,其中: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建設項目,即建立與食品藥品安全相關的『互聯網+共享』、『互聯網+監管』等信息應用系統;縣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項目,即對64個縣級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所進行改建擴建,對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進行整合和優化布局;食品檢驗檢測能力提昇項目,即建立功能完備的食品檢驗檢測綜合樓,加強檢驗檢測硬件設備建設;食品科研能力提昇項目,即加強檢驗檢測人員培訓,並建立包括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物質等14大類500多種化合物的食品安全快速篩查數據庫和通用型前處理技術、高通量儀器篩查技術以及篩查確證數據庫等,這些重點建設項目都將進一步有效提昇我省食藥安全工作風險隱患處置能力和技術支橕水平。

責任編輯: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