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16日訊 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實現合作共贏。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與我省密切相關的『龍江絲路帶』建設的前提和基礎則是通暢的國際大通道的建設。只有國際通道暢通,纔能把經濟帶上的國家和地區緊密連接在一起,促進相互間的經貿往來,產業合作,以及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互聯互通,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也只有國際通道暢通,纔能發展我省的外向型經濟,實現向北開放的窗口作用。因此,國際通道建設對『龍江絲路帶』發展至關重要。我省在推進『龍江絲路帶』建設中,規劃布局了以哈大佳同、綏滿、哈黑和沿邊鐵路為主骨架,以周邊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光纜為輔助的連接亞歐的國際貨物運輸大通道。這些通道建成通暢後,對外將輻射東北亞國家和地區及歐洲,對內輻射我國東北、華北、華東、華南地區,這無疑會極大促進龍江經濟發展。
積極研究對策解決問題,是加快推進『龍江絲路帶』國際通道建設的關鍵。
一要提昇技術水平。實現『龍江絲路帶』的國際通道通暢,在技術層面上應該有所突破。提昇技術水平,主要包括道路保障維護技術、車輛與出入境管理技術、車輛運營技術保障及重載列車新型技術裝備等方面。提昇技術水平的途徑,可以通過學習和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經驗和技術;另一方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現有的國際運輸通道技術不斷地進行改進和昇級,實現自身技術的提昇。
二要加大資金投入。一方面要加大地方政府財政投入力度。我省邊境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屬於純公共物品,需要政府提供,因此省、市各級財政要進行專項撥款,給予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在大通道建設上的資金支橕。另一方面要積極向上爭取國家資金支持。鑒於『中蒙俄』經濟走廊已經納入國家『一帶一路』規劃中,我省自身財力又十分有限,因此,我省要爭取國家的支持。積極向國家有關部委匯報溝通,密切關注國家政策取向和投資方向,搞好政策、項目對接,努力爭取國家對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給予更多資金支持。
三要加強政策協調。第一,加強國家層面的政策協調。打通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國際通道涉及到國家相關部門,如質檢總局、海關總署、交通部等等,這些部門相互之間應給予配合和認同。第二,加強省際層面的政策協調。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大通道建設,不是只包括龍江一省,還涉及東北其他各省及內蒙古,甚至南方多省市,打破省際之間的藩籬,實現運輸通道上各節點省市的互聯互通,需要省際層面的溝通交流,統一思想與認識,相互協調配合,最終實現大通道建設的互利共贏。第三,加強國際層面的政策協調。利用中俄兩國現有的合作機制和平臺,加強與俄方在通道建設上的對話合作,推動雙方早日簽署中俄陸海聯運協定及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公路、鐵路、航空運輸便捷通關合作協定。加強中俄地方政府間的協調和溝通,推動國際大通道建設的相互銜接和有效合作。
四要強化互信共贏。一方面要加強溝通和宣傳。我國應充分利用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建立起來的互信機制,在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問題上加強與俄方的溝通。與此同時,通過媒體對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進行廣泛宣傳,特別是要強調這條經濟帶的建設完全符合兩國自身利益和現實需求,是互利共贏之路。另一方面在合作實踐中要取信於人。針對在推進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通道建設上存在的分歧,要拿出誠意進行解決,要在各自的利益訴求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博弈達成一致,這也是市場運作規則的必然要求。
五要實現持續運營。第一,積極組織貨源。組織物流運輸企業向目標客戶推介黑龍江通道跨境運輸產品的優勢,吸引國內外貨運企業利用該通道進行運輸。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貿易,通過跨境電商的發展,增加貨運返程運輸的機會。借鑒外省經驗,湖北、重慶等地的跨境貨運班列得以成行,與當地有大型電子企業有關,因此我省也要招商引資,特別是吸引電子企業落戶黑龍江,以此擴大貨源。第二,加強運輸樞紐建設。推進建立中俄統一全程運輸協調機制,促進國際通關、換裝、多式聯運有機銜接,提高哈爾濱、牡丹江、綏芬河等黑龍江通道主要節點綜合物流能力。第三,發展雙邊跨境貿易。大力發展雙邊跨境貿易是實現持續運營的根本。『龍江絲路帶』所經過的各個城市都要積極挖掘和探索發展跨境貿易的路徑和領域,其中跨境電商是跨境貿易最活躍和有潛力的部分,各地都要強先抓早,加快跨境電商的發展壯大。
作者單位: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