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7日訊(記者 許諾)17日上午,2017年首屆春季祭孔大典在哈爾濱文廟舉行,來自哈爾濱市的1500名師生、家長接受文廟傳統文化的洗禮。

學生代表依次向孔子行教像獻花,以表對孔子的追思。
此次活動是哈爾濱文廟建成88年來首次舉行春季祭孔儀式,召集了來自哈爾濱市的1500名師生以及家長。祭祀隊伍沿東壇門、德配天地牌樓進入文廟,並在大成門前集結、整理衣冠,神情莊重肅穆。學生代表依次向孔子行教像獻花,全體人員行鞠躬禮,以表達對先哲孔子的追思。隨後,擊鼓、鳴鍾、擊柷,大成門緩緩開啟,祭祀隊伍依次通過大成門來到大成殿前,主祭人向大成殿內孔子像敬獻花籃。學生們齊誦《論語》選段、《少年中國說》。師生共走狀元橋,祈求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來自哈爾濱市的千餘名師生參加傳統文化活動。

師生共走狀元橋,祈求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儀式結束後,學生們紛紛表示能夠有機會參加首次春季祭孔活動,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對他們的學習生涯乃至以後的生活都有非常有意義。
據資料記載,祭祀孔子的活動始於孔子去世後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最初每年只在每年秋天由其族人家祭,到東漢時實行春、秋兩祭制,其後又發展到春夏秋冬逢節必祭,但都以春、秋兩祭為主。自實行公歷以來,定為公歷9月28日,現在的祭孔大典為陽歷9月28日,屬於『秋祭』。哈爾濱文廟於1931年首次舉行祭孔儀式,此後受特殊的歷史環境影響,活動中斷。自2006年恢復祭孔大典以來,已經連續10年舉辦秋季主題祭孔大典。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今年,哈爾濱文廟首次舉行春季祭孔儀式,並以此為平臺,加大對傳統文化宣傳力度,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面融入到教育等領域,增強國民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