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3月20日訊 日前,哈市市民趙先生想把一部不用的手機賣到二手市場,因擔心個人信息泄露,在賣手機之前特意刪除了全部數據並恢復了出廠設置。可幾天後,他的親友陸續接到借錢電話,其中兩個朋友中招各被騙走500元。
據趙先生介紹,一周前他新換了一部苹果手機,之後想把曾經使用的手機賣掉,因擔心自己的個人信息泄露,在賣手機之前,他特意把手機的數據全部清空並恢復了出廠設置,隨後纔賣到了二手手機市場。可沒過幾天,趙先生的很多親友都接到了一個電話:『我是趙先生的朋友,他剛剛出了交通事故,正在醫院檢查,但還差500塊錢的住院費。』趙先生說,對方把他的名字、工作單位、年齡、家庭住址說得一清二楚,『一聽說我進了醫院,有兩個朋友真的轉賬500塊錢,後來打電話問我傷情時,他們纔知道被騙了。』
記者從哈市警方了解到,趙先生在賣手機的同時,也『賣』掉了個人信息。其實市民通過普通的刪除或恢復出廠設置,並沒有真正刪除掉手機設備上的信息,它只是被設備標記為可覆蓋。如果之後沒有進行過新的數據操作,那麼這些數據就還在手機裡面,通過安裝一些數據恢復軟件,手機裡的通訊錄、照片、短信等數據就都可以被恢復,甚至還有一些團隊可以破譯支付軟件的賬號和密碼,從而輕易實現盜刷。
哈市警方提醒,在賣手機前,應先把手機恢復到出廠狀態,之後找一些電影或大點兒的文件把手機裝滿,把原來涉及到個人信息的數據都替換掉,之後再次刪除或恢復出廠設置,這樣即使手機被一些不法分子恢復,恢復到的也只是這些重新裝的大文件,而不會得到真正的個人信息。
小心!這4種行為也會泄露你的信息
1、少用免費WiFi
不法分子會利用免費WiFi會截取用戶個人信息。
2、關閉微信隱私功能
這樣陌生人就沒有辦法看到你最近的朋友圈動態。
3、勿點『測一測』
當你輸入姓名、生日、手機號參與測試生辰八字、心理年齡、手機號吉凶等,你的個人信息也就外泄了。
4、警惕街邊『問卷調查』
一旦參與並填寫聯系方式和家庭住址,就把個人信息送上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