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一減五增』突出品質 綏化市瞄准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
2017-03-20 10:45:53 來源:東北網-綏化日報  作者:蔡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0日訊 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年,綏化市按照『一減五增』、突出品質,瞄准市場需求調整優化種植結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按照『跟著市場調、圍著效益調、盯著政策調』的原則,繼續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以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產業體系、經營體系為抓手,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發展主線,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核心,加快推行綠色發展,著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重點建設『八大產業』,實施『十大工程』,著力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綠色產業之城、田園養生之地』,順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要求,積極推動農業種植結構優化調整,引領種植業結構調整實現『一減五增』。

  『「一減五增」就是減玉米,增以蔬菜為主的經濟作物、水稻、大豆、雜糧雜豆、飼草飼料。』3月17日下午,市農委主任門貴昌介紹說,要圍繞加工產業需求調整結構,龍頭企業是拉動種植業結構調整的關鍵,農產品要圍繞加工企業需求種植,做到企業要有基地,農民要有訂單,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力爭發展到200戶以上。要圍繞畜牧業發展實現過腹轉化,重點發展草食畜牧業、突出發展耗糧型畜牧業,實現以養定種、種養結合,帶動種植結構調整。要圍繞餐桌需求調結構。人們崇尚綠色健康消費,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價格高、銷路暢,要加快綠色食品產業基地建設,推行標准生產,擴大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面積,滿足不同層次需求。目前,綏化市綠色(有機)食品面積居全省前列,認證面積1180萬畝,有機食品認證面積23萬畝,增幅居全省首位。要圍繞農業功能拓展調結構,釋放農耕文化潛能,為農業觀光、旅游、采摘增加附加值,實現把農耕文化當做商品交換獲得收益。通過新品種的引進,調整氮、磷、鉀的使用比例及施用生物肥、生物藥、農家肥等主要措施來改善品種,提高產品質量。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同樣決定農業結構調整,種什麼、產什麼、賣什麼,最終靠市場決定。』門貴昌說,要圍繞市場營銷抓好結構調整。突出搭建電商平臺。重點支持160個『互聯網+』現代農業高標准示范基地建設。積極組織農業企業、合作社進駐黑龍江農業電子商務網、大米網、倉買網等主要農業電子商務平臺,鼓勵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專業大戶創新商業模式,擴大網上銷售規模。突出叫響品牌。整合打造『寒地黑土+』系列農產品品牌,加大『寒地黑土+北京產品』、『寒地黑土+縣域產品』推介力度,擴大營銷隊伍。

  集中優勢力量,采取強力措施,重點發展蔬菜產業,把綏化打造成名副其實的全國『北菜南銷』核心區、寒地黑土綠色菜園核心區、田園養生之地核心區。目前,全市各地正在積極行動,狠抓產業計劃、經營主體、銷售市場、品種產品和服務保障等五個『落實』。市農委調研員吳海榮介紹,今年,全市計劃發展蔬菜等經濟作物340萬畝,比上年增加110萬畝。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