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1日訊 重任千鈞惟擔當。圍繞已確定的目標、任務,嫩江縣切實增強看齊意識,肩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命,努力提高施政能力。
這個縣在有條件乾的事、上級要求做的事、群眾期盼辦的事上聚焦發力。對各部門工作實行效能督查、效果核查、責任倒查,以查問效,切實解決乾部『慵懶散、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問題。加快網上政務中心建設,優化辦事流程,不斷提高政府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嚴格按照行政權力清單行使職權,切實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嚴格遵循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確保各項決策科學有效、依法依規。嚴格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制度,規范執法程序和執法行為,真正實現公正、文明執法。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加大非涉密部門預決算和『三公』經費預決算公開力度,提高政府資產配置效率。充分發揮傳統媒體、新興媒體作用,利用好網絡平臺,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該縣深刻認識和准確把握作風建設『新常態』,推動工作作風持續好轉。經常深入一線調查研究,切實解決企業和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自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省政府九項規定,教育廣大乾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上身體力行做表率,樹立自身良好形象。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以實際行動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加強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築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按照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嫩江縣堅持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促改革,嚴格執行新《預算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出發點,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全面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推動全縣經濟社會事業持續健康、穩步發展。
今年,該縣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安排309779萬元,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加強收入管理。落實產業結構調整,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強稅收收入征管,加強聯動征收,完善征管手段,規范征管程序,加大稅源挖潛和欠稅清繳力度,做到依法征收、應收盡收。不斷提高非稅收入管理水平,圍繞重點執收單位、重點收費項目按月了解征收情況,加強國有資產出租、出售及閑置資產的管理。
保障民生支出。繼續貫徹勤儉節約原則,優先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嚴控『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支持教育事業發展,支持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落實衛計資金投入。加強生態建設資金投入,加強森林火災防控體系建設,落實國有林場改革資金,加大生態保護區資金投入。支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保障道路建設、給排水改造和亮化工程等。
強化財政監督及內控機制。繼續加大財政監督檢查力度,就財稅政策執行、財政資金使用、會計核算等情況開展會計監督檢查,選擇部分部門、行業開展部門預算執行和財務收支情況檢查,開展涉農整合資金使用管理情況檢查,深入推進『小金庫』專項治理,清理整頓預算單位銀行賬戶,強化財政管理績效考核,嚴格執行《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規范財經秩序,促進政府各行政事業單位工作嚴謹有序運轉,業務規范高效開展。
深化財稅改革。加快推進預算支出進度,加大財政資金盤活力度,嚴格執行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壓縮暫存暫付款規模。大力推進『陽光財政』建設,深化財政改革,提高服務水平,加強隊伍建設,打造財政工作新亮點。
春風徐來,春潮湧,萬物復蘇際,一年開局正起步。就如何穩步、快步進入發展軌道,做好全年工作,嫩江縣積極綢繆,圍繞市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按照市謀劃的『十大新體系』工作,明晰形勢,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搶抓機遇,力爭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得以充分釋放的全面振興之路。2017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可比增長6%;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均增長4%;縣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
圍繞上述目標全年突出抓好七個方面工作:
農業篇——科學引領,提檔昇級
以『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縣建設為契機,爭當現代化農業建設排頭兵。積極發展高產優質作物種植,擴大馬鈴薯、北藥、高粱、南瓜等高效益高附加值作物面積,穩定大豆玉米輪作,推進棚室蔬菜、青貯飼料、牧草種植。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在25億斤以上。扶持引導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適度控制規模,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推進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突出抓好現代農機合作社管理,努力打造一批標准化規范社、示范社。投資1.04億元實施科洛河、泥鰍河、狼洞溝治理,投資7345萬元實施田間工程和生態高標准農田項目,投資2800萬元實施國家黑土保護與利用試點項目……完成臨江、伊拉哈等區域16條侵蝕溝綜合治理。建立現代農業綜合服務平臺,創新發展新型金融組織,推動銀農合作金融公司規范運營。土地確權登記完成入戶調查和實測核實。加快國家級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完善農業創新中心功能,籌建農機裝備中心,提昇園區綜合服務能力。現代農業示范帶擴展到280萬畝。強化雙百萬畝非轉基因大豆、強筋小麥綠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設,增加綠色食品認證力度。圍繞『兩牛一豬』發展目標,擴大奶牛、肉牛、生豬養殖基地規模。依據中興牧業二期、鴻興鵝業等龍頭企業,全力構建現代畜牧業發展新格局。
產業篇——創新發展,提質增效
以項目建設為牽引,堅持傳統產業昇級、新興產業培育『雙輪』驅動,改造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做大做強綠色食品、礦產開發、商貿物流、新型能源四大主導產業。今年重點建設項目67個,預計完成投資34億元。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重點推進燕麥食品深加工、浙發綠農高寒水田示范區等項目建設。重點培育『燕麥鄉』『十六膳』『天賜藍莓』等商標品牌,提昇大豆、小麥、芸豆等農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立足礦產資源優勢,重點推進多寶山銅業二期等項目建設,加大霍龍門永新金礦、二道坎銀多金屬礦等礦業資源勘探、普查、開發力度,紮實推進礦產資源綜合開發與精深加工,提昇礦業經濟總量。積極打造以時代廣場、新一百、商貿城等為集群的中心城區商務圈,著力謀劃汽車物流園、果蔬批發交易市場,重點推進地鐵北站、上海栗象農機農資市場等商貿物流項目,打造現代商貿物流集散地。重點推進紅石砬水力發電、龍冶生物質發電、上海電氣風力發電、東旭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項目。著力發展新興產業,重點推進電子商務、生物制藥、健康養老、林業生態等產業項目建設,逐步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市場消費點和就業拉動點。
活力篇——外引內聯,不斷激發
繼續實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鼓勵支持引導非公經濟發展,引進科技人纔,推進『互聯網+』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主動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借助外力,提昇內力,激發活力。
主動與經濟發達地區相關轉移產業精准對接,全力抓好中糧集團糧達網農產品交易平臺、哈爾濱華淇智信智慧城市等招商項目的跟蹤、落實,爭取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稅收貢獻多、佔用資源少、環境污染小的優質項目落地生根。引導民營企業把握市場機會,改變家族式管理模式,切實增強市場競爭力。發揮與俄薩哈梅基諾—康加拉區友好縣區作用,搭建貿易投資平臺,拓寬國際貿易市場。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力爭更多項目獲得上級資金和政策支持。打造獨具特色的墨爾根文化、紅色文化、知青軍墾文化等文化旅游品牌。啟動高峰森林公園、塔溪生態園昇級改造項目等,推動文化、體育、健康養老等與旅游深度融合,逐步構建集文化休閑、觀光旅游於一體的文化旅游產業體系。圍繞工業產品下鄉、農產品進城和農村電商綜合服務需求,整合物流配送資源,構建城鄉電子商務支橕體系。在互聯網+醫療、教育、城市管理等領域取得新突破。完善人纔引進措施和用管機制,激發人纔乾事創業熱情,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保障。
宜居篇——統籌布局,提昇品質
按照打造中心城、構築中心鎮、建設小城鎮、規劃新社區整體布局,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全力推進撤縣設市。
結合文明縣城、衛生縣城、園林縣城創建,打造城市名片。完成礦業家園、新天地小區等5個基本建設項目15.3萬平方米。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進程,完成3個地塊379戶房屋征收補償工作。改造危舊樓50棟27.03萬平方米,改造2000米給水配水管網,亮化樓體10棟……鼓勵引導鄉鎮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注重商貿流通型、工礦帶動型、旅游發展型、休閑農業型等特色小城鎮經濟培育,促進農村人口向小城鎮和中心村聚集。繼續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和『三帶百村工程』。啟動總投資3.31億元的嫩江至雙遼公路項目建設等,推進國鐵富嫩線電氣化昇級改造,實現墨爾根通用機場如期通航。
生態篇——綠色發展,紮實推進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為契機,做優做強林業生態產業。實施生態修復和退耕還林工程,提高森林覆蓋率。完成人工造林4000畝、封山育林3000畝。積極爭取國家森林火災高危火險區綜合治理項目。啟動黑嘴松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期工程,加快圈河濕地整體功能恢復,加快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綠色礦山建設。擴大苗木基地規模,編制以西伯利亞杏為主要樹種的生態修復可研報告。推進能源林木在生物質發電、有機肥合成、燃料油生產等領域的應用。強化重點企業治理監管,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嚴把建設項目環保審批關。
民生篇——共享發展,優化服務
針對群眾最關切的問題發力,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推行教師縣管校用,實施校長、教師競聘交流。完成一中等省級標准化學校建設,推進義務教育薄改、中西部初中校捨建設、一小擴建工程。積極創建第三批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以市民學校為依托,努力提昇市民科教素質。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完善全民醫保體系。貫徹『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實施健康龍江行動,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力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籌建體育活動中心和文化藝術中心,完成25個行政村一室一場建設。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文體活動。依托墨爾根古城綜合開發項目,昇級改造古道驛站博物館,建設古城商業街二期。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養老保險體系,著力提高『五險』待遇。整合城鄉醫療保險,加大就業資金投入,擴建縣社會福利院,完成社會救助信息系統建設,深入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落實各項扶貧配套政策,實施光伏發電、畜禽養殖、蔬菜大棚、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扶貧項目,今年年底基本實現貧困戶脫貧、貧困村摘帽目標。
安定篇——和諧構建,綜治維穩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鞏固『平安嫩江』建設成果。加快防控體系建設,切實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推進信訪工作制度改革,著力化解信訪積案,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強化食品藥品全程監管,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深化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設,強化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標本兼治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切實加強應急值守,紮實開展應急演練,努力提高突發事件處置能力。推動和保障數據警務、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等『六大工程』建設,加強治安管理,提高預測預警風險能力,確保社會大局持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