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3日訊 掃一掃地、擦一擦扶手,在牆上貼些文化宣傳海報……這些本是家裡活,但西苑小區的金順子卻樂此不疲地乾到了家外,乾到了樓道裡,而且義務堅持了21年。
西苑小區是老舊小區,小區的道路和樓體相對陳舊,而10號樓1單元卻是完全不同的景象,特別是那深紅色的樓梯扶手和灰色臺階,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明亮和乾淨,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居住在4樓的金順子。日前,記者見到金順子時,她正拿著工具從5樓一層層往下掃,掃過之處一塵不染,樓梯的扶手也被擦得乾乾淨淨。鄰居王大媽說:『我們這裡沒有物業公司,金順子心疼我們老人腿腳不方便,一直堅持掃樓道。』
據大家介紹,自1995年金順子一家搬到該小區,她就主動承擔起了所在單元的樓道清掃工作。退休後,金順子還自掏腰包買來涂料,親自動手粉刷了樓道的牆面和地面。此外,她還在樓道牆上張貼了許多傳統文化宣傳海報。
鄰居們都說,樓道的新變化,不僅豐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緩和了鄰裡間的『冷漠癥』,也徹底解決了樓道以往的『髒、亂、差』。後來,鄰居們也被金順子的行動所感染,一起加入到了樓道清理和文化建設中來。為了使居民更好地參與樓道建設,保持好樓道內的環境衛生,金順子還為每戶安排了分擔區。
看到樓道外泥土路面給生活帶來不便,金順子又自費買來紅磚和水泥,將單元門前的泥土路鋪成了平整的水泥路面。看到其它單元門前仍是泥土路面,她又積極協調其它單元的居民,很快得到了大家的支持。2015年『十一』期間,她自掏腰包3000元,組織了10餘位居民,將10號樓所有單元門前全部鋪成了水泥路面。
有人不理解金順子的做法,金順子總是笑笑說:『愛國要從愛家做起,小區就是咱的家。』她用朴實的話語、辛勤的汗水,換來了社區環境的改變。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金順子的感染下,很多居民樂於奉獻,現在西苑小區有很多志願者,常年為轄區群眾服務,和諧之風在這裡蕩漾。去年,該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金順子在大家的推薦下,成為小區業主委員會負責人。當選後的金順子更加積極熱心公益事業,哪裡有小廣告或是衛生死角,哪裡就有她的身影。金順子說,有時候乾活累得腰酸背疼,但只要聽到鄰居的一聲『謝謝』,她就什麼都忘了,心裡特別高興,覺得自己做的這些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