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23日訊 記者在哈爾濱大劇院22日舉行的《金鎖記》主創媒體見面會上獲悉,24日和25日,由王安憶編劇、許鞍華導演、焦媛攜香港焦媛實驗劇團主演的粵語話劇《金鎖記》,將作為首屆哈爾濱之春國際戲劇節的參演劇目亮相哈爾濱大劇院,為冰城觀眾再現張愛玲筆下曹七巧的悲喜人生。

據介紹,《金鎖記》是著名作家張愛玲的代表作之一,曾以各種舞臺劇形式被搬上當代舞臺。該部小說創作於1943年,描寫了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曹七巧在父親的安排下成為權貴之家的殘疾二爺的妻子,她欲愛而不能,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在財欲與情欲的壓迫下,她的性格逐漸扭曲,賠上子女的幸福來報復,補償她的悲劇命運。
據了解,這一版本的話劇以當代著名作家王安憶2004年改編的劇本創作,曾三易其稿。這個劇本中,小說裡曹七巧兒子長白的戲份全部刪去,變成了母女兩代人的故事,上部著重寫七巧,下部集中寫長安,兩代人的故事也凸顯了原著的精髓與戲劇的張力。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該部劇上演至今,口碑爆棚。此次在哈爾濱演出的《金鎖記》可謂『四個女人一臺戲』,除張愛玲、王安憶兩位不同時代的作家打造的文本基礎外,還融入了許鞍華、焦媛兩位香港當代藝術家的心血。該劇是以電影作品享譽海內外的著名導演許鞍華的首部話劇作品,曾執導電影《半生緣》的她認為,《金鎖記》是張愛玲最好的小說,且只有戲劇的形式最符合這部作品。據悉,許鞍華在舞臺上選擇了簡約留白式的呈現方式,留給觀眾更加自由的理解空間。而主演焦媛是香港當代備受關注的一位戲劇人,她曾以《蝴蝶是自由的》引起內地戲劇界的關注,屆時她將率領劇團演出,讓哈爾濱觀眾品味到香港戲劇的獨特韻味。圖為《金鎖記》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