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從『愛心小屋』到『移動血庫』 大愛冰城17載譜熱血贊歌
2017-03-24 10:20:4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寶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3月24日訊 在近期哈爾濱市組織的『學習雷鋒紀念日』志願者活動及表彰中,記者發現,在無償獻血方面,哈市的無償獻血志願者服務組織非常豐富,從自願無償獻血到無償獻血志願服務者、從普通血型到特殊血型、從日常獻血到應急獻血,都有志願者服務組織、稀有血型互助會的貢獻。只要是拯救生命需要的,哈市的自願無償獻血者都能及時滿足。志願者服務組織像溫暖的陽光一樣,將大家聚攏,共同為冰城建設了一座熱血奔騰的『移動血庫』,成為救護生命的不竭資源。如今,『獻血有益健康,救人功德無量』、『幫助今天的別人、明天的自己』獻血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無償獻血已經成為哈爾濱人高尚生活的追求。

無償獻血成為心中驕傲

哈爾濱是全國第一個建立無償獻血『愛心小屋』的。無論你在大街還是小巷,紅紅的『愛心小屋』充滿著溫馨且流淌著暖流,尤其是看到從『愛心小屋』獻完血出來的人們,你霎時會有一股感動溢滿全身。『黑土紅心,熱血奉獻。』這已經成為無償獻血者們傳遞愛心的行動寫照。

剛獻完血的身材高大的高嶺樂呵呵地說:『獻血救人是很崇高的事情,我感到獻血救人很驕傲。』

47歲的高嶺無償獻血已經快20年了,獻血32次,獲得國家無償獻血奉獻金獎。他告訴記者,自己第一次在街頭獻血是1999年。當時和女朋友走在中央大街上,看到大橫幅的獻血宣傳標語:『為了像你一樣熱愛生活的人們』。『這條標語一直記憶深刻。我自己很熱愛生活,獻血救人,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我就去獻血了,一直堅持到現在。』

『我又高又胖,每次去獻血,人們都說可能不合格,不是高血壓就是高血脂,可每次都是合格的。這些年身體這麼好,沒有「三高」,還真是得益於自己堅持獻血,確實有益健康。』高嶺高興地和記者分享著。

說到堅持獻血,高嶺認為是一種愛的傳遞。他說自己在生活中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但沒有機會去回報每一個人。『當我的血液流進別人的身體並拯救他們生命的時候,也就把別人對我的愛心傳遞下去,讓更多的人得到關愛。這是一種愛心延續。』

百萬人次熱血匯不竭血庫

記者在哈爾濱市血液中心機采血小板室見到袁寶東的時候,他正在獻血小板。『這獻一次要一個上午,采集過程要半個小時以上,不像獻全血那麼快。』

他告訴記者,2011年5月他開始無償獻血,自己既獻全血也獻血小板,已經連續6年多。獻全血需要半年以上的間隔時間,獻血小板只需間隔半個月。所以他每個月都預約來獻血小板。

『平時都是我和媳婦一起來獻,這次媳婦感冒了,就自己來了。為這個社會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是很快樂的。』袁寶東高興地和記者說著自己奉獻的快樂。『無償獻血成了我們兩個人快樂的事情,也成了生活習慣。我們也影響了周邊很多人,親戚、同事、朋友有很多也加入無償獻血中來。』

像這樣快樂的無償獻血者,在哈爾濱有很多很多。無償獻血的日子,有的成了獻血者們生活中的紀念日活動,結婚紀念日、戀愛紀念日、生日、成人禮紀念日等。無償獻血成了他們的生活習慣。據哈爾濱市無償獻血辦公室統計,每年有10多萬人完成獻血心願。2016年,全市獻血者近12.5萬人次,捐獻血小板13618人次。從1999年到2016年,全市無償獻血人次超過100萬。全市無償獻血奉獻獎獲得者,從1999年4人增加到2015年的4212人,累計14122人,其中金獎2121人、銀獎1899人、銅獎6149人。到2016年,哈爾濱市已連續7次獲得無償獻血先進城市稱號。從1999年至今,哈爾濱市醫療機構臨床用血全部來自無償獻血。

志願服務將愛心傳遞

在哈爾濱市繁華熱鬧的南崗區博物館附近、洋溢著異國風情的中央大街等地方,總能看到『愛心小屋』、『愛心獻血車』裡忙碌的『紅馬甲』們,他們就是無償獻血志願服務者,都來自2006年成立的哈爾濱市無償獻血志願者服務組織。『你先坐這兒,我給你倒杯咖啡。』正在值班服務的劉桂梅忙碌地為獻血者服務著。她一會兒為獻血者解答問題,一會兒為獻血者端來咖啡。『我們的工作就是讓獻血者在獻血過程中有一個美好的體驗。讓每一顆愛心都能得到最好的鼓勵和感受。』

劉桂梅驕傲地告訴記者,她不但自己獻血並成為志願者,而且丈夫、女兒在她的帶動下都成為志願服務者。『我女兒的18歲成年禮儀式就是無償獻血。後來她到昆明上學並工作,但無償獻血志願服務在那裡得到延續。』

說起哈爾濱市的無償獻血志願者服務組織,組織創辦者王曉明很自豪。『我們志願者不但學雷鋒,而且個個做雷鋒。』

王曉明告訴記者,自從組織創立以來,年年有新人加入,志願服務者培訓也一直堅持不懈,已經培訓了15期,600多人成為志願者。『每個志願者都要成為宣傳者。他們每天輪流到獻血場所服務,為獻血者進行心理諮詢,講解獻血有益健康的知識。所以,我們每個志願者必須是獻血者,因為只有親身經歷和體驗,纔能為獻血者做好服務。』王曉明說。

哈爾濱還有一個特殊的無償獻血組織——稀有血型互助會。成立較早,從2000年成立到2016年,人數從39人發展到800多人。稀有血型在人群中只佔3%左右,一旦有這樣血型的人臨床需要血液,如果沒有儲備,是很難找到血源的。

『我們現在是以日常獻血為主,立足平穩供應。這兩年沒有應急獻血的。我們采取三級聯動方式,有用血需求後,先使用庫存新鮮血液,如果不足,再使用冰凍血液,若再不足,啟動應急預案,現場招募。現在人們很踴躍,以前只是城區動起來,如今城鄉都動起來了,稀有血型獻血者遍布城市農村。』稀有血型負責人孫賢竹高興地告訴記者。

如今,在哈爾濱市,多年來沒有應急獻血的場面了,這是一個城市很值得驕傲的事情。哈爾濱市獻血辦負責人王軍說,這個局面是無償獻血者和組織者們多年努力的結果。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