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十年贏得『興凱湖』稻香飄
2017-03-26 07:19:0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邢世國 王坤 孫偉民 狄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纔琳娜公司的水稻加工園區一角。記者孫偉民攝

  黑龍江日報3月26日訊 春暖花開之際,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哈洛裡地區從事境外農業開發的孫艷,開始新一輪的豐收暢想。如果不是聽她談起在境外開發的種種,你很難將眼前這個個子不高,身子纖弱的女生和她的龐大『產業』聯系在一起。

  最早時,俄語專業畢業的孫艷在俄羅斯烏蘇裡斯克市的一家蔬菜市場賣大米。隨著對大米市場行情的了解,2007年,孫艷萌生了種大米自己賣的想法,這一乾就是10年。付出的努力終有回報,如今,孫艷的俄羅斯纔琳娜經濟貿易有限公司僅投資就已經達到1個億,有2個水稻種植分場,一個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儲糧食1萬噸、年加工水稻3萬噸加工園區,水稻種植面積已達3000多公頃,有員工120餘人,其中有中國農業技術工人七八十人,俄羅斯僱員30名左右。國內外先進配套大型農機具近200臺套,烘乾,水稻精加工生產線,倉儲,運輸設備設施等,固定資產總額達3600萬元,年可創產值3500萬元。

  孫艷說,她租種的水田都在興凱湖的周圍,與密山遙遙相對。這裡的氣候與密山一致,每年稻籽都是從中國拉來的。後來在注冊大米品牌的時候,她腦子裡第一個冒出的詞兒就是『興凱湖』。如今,獨立的水稻加工生產線,生產的在當地可以直接銷售,注冊的『興凱湖』牌大米在俄羅斯全境銷售供不應求,農產品銷售到莫斯科、新西伯利亞、勘察加等地,實現了種養加銷一條龍,並且在烏蘇裡斯克建立了銷售公司。

  如今的孫艷已經融入了異國他鄉的生活,和當地人相處的十分融洽,在去往農場的路上,她在不停地接電話,中俄語交替會話,維修的、收水費的、捎東西的,她總是能圓滿快速的處理完。精通俄語的孫艷和俄羅斯人打交道駕輕就熟,她說俄羅斯人做事情很慢,但是這也是俄羅斯人做事講規則的一面。在俄羅斯生活了近30年的時間,冬天她會幫著農場附近的村莊村民掃雪、清路,夏天她會主動幫著村民送水,學校、幼兒園有啥運動會、公益活動都會叫上她,她也把水稻加工園區加工後剩下的米糠、碎米等,無償送給村民養貓喂雞。現在,她的一雙兒女都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國立大學讀書,而在冬閑時節,她和家人們也會生活在烏蘇裡斯克。

  去年,孫艷在離農場不遠的國道邊,建了一個牧場,養了290頭奶牛。這成了她事業的新重心,小小個子的孫艷總是喜歡挑戰自我,她說,現在境外農業開發的事情都已經上了軌道,不用太過於操心,但是我還年輕啊,不能就此啥也不乾了,那樣我就會加快衰老的。說著,她開朗的笑了起來。

  密山市長高運祿告訴記者,如今孫艷的纔琳娜公司在境外投資方面是目前雞西最具有規模的企業。密山市下一步將加大力度支持企業對俄農業合作,開展糧食回運加工。同時,在境內建設蔬菜村,推進果蔬出口基地建設,打開果蔬出口通道和俄羅斯市場。

責任編輯:張廣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