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27日訊 春分已過,黑龍江境內各江河流域將陸續進入開江季節。
近幾日,黑龍江省永續自然資源保護公益基金會和大馬哈魚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的兩位負責人十分忙碌和緊張,他們起草了一份倡議書,倡議黑龍江各地在即將到來的『開江節』等活動中,不以提倡吃野生開江魚為宣傳噱頭。
我省自然資源富饒,一度曾有『棒打?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的美譽。而隨著經濟發展,保護黑土地和水資源等自然資源的任務更加緊迫、艱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漁業資源研究員劉偉說,黑龍江水域遼闊,境內分布五大江、四大自然湖泊,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有1900多條。無污染水域資源豐富,曾是魚兒們繁衍生息的天堂。但近幾十年來,由於春季開江後的過度捕撈,黑龍江境內的魚類種群數量大幅銳減,『三花五羅』等名貴魚類更是難覓蹤影。
黑龍江省永續自然資源保護公益基金會負責人張天航說,每年江河湖泊冰層融化後,就到了黑龍江各地舉辦『開江節』大吃『開江魚』的時間,此時各種野生魚類還沒有等到產卵期,就遭到大量捕殺。古有訓誡『勸君莫食三月鯽,萬千魚籽在腹中』,在魚類繁殖這個關鍵時期進行過度捕撈,會嚴重破壞野生魚類的正常繁衍生息,造成整個流域的魚類種群數量銳減。『為了恢復昔日龍江大地水美魚肥的富饒景象,保護生態資源,實現家鄉綠色可持續發展,我們發出倡議,每個人都做起監督員、示范者,杜絕買賣和品嘗野生開江魚,保護野生魚類資源。』
在今年全省兩會期間,省政協委員、哈爾濱師范大學教授臧淑英遞交了一份政協提案《關於調整黑龍江、烏蘇裡江乾流水域春季禁漁期建議》。提案提到,黑龍江是我國第三大河,大部分流經我省,魚類資源豐富,魚類志上記載魚類21科、73屬、105種,其中有40餘種屬大中型經濟魚類,而且許多種魚類屬於我國寒冷地區的特產魚類和名貴魚類,如達氏鰉、施氏鱘、大馬哈魚、哲羅鮭、細鱗鮭、翹嘴?(大白魚)、鱖魚(鰲花)等。名貴特產魚類之多,在我國各省區中是少有的。但是近幾十年來由於春季開江後過度捕撈,黑龍江流域魚類種類和繁殖種群數量銳減,不僅『三花五羅』等名貴魚類難尋,而且四大家魚的野生種群及分布也在減少,黑龍江和烏蘇裡江的一級、二級支流大部分已無野生魚可捕,野生魚類的生存狀況岌岌可危。
現行的黑龍江和烏蘇裡江乾流禁漁期為每年的6月11日~ 7月15日,提案建議,根據春季魚類生殖洄游及產卵時間,調整黑龍江、烏蘇裡江乾流水域禁漁期,調整為每年的5月21日~7月15日。
撫遠大馬哈魚保護協會秘書長高芮叡說,漁政部門設置禁漁期為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特別是通過保護經濟魚類的生殖洄游,保證產卵種群可以順利繁殖,增殖野生魚類種群數量。然而,從近些年的大馬哈魚種群生存環境監測情況來看,禁漁保護工作不僅需要在產卵時進行,還應包括保護生殖前的洄游,否則將會出現產卵時節無魚產卵的現象。
政協委員臧淑英的這一提案,還得到了另外8位政協委員的響應,他們聯名提出建議,在魚類產卵場等漁業資源重要水域設立常年禁漁區,修復產卵場生態環境,加大魚類資源保護區的保護力度,為魚類提供休養生息場所。
同樣,省政協委員、東北農業大學戚國強教授也以政協提案的形式提出《調整黑龍江、烏蘇裡江乾流水域秋季禁漁期建議》。戚國強在做生態農業研究中,有長期在撫遠工作的經驗。他深感我省特有魚種大馬哈魚和鱘鰉魚等珍稀魚種面臨瀕危境地。他說,每年的9月中旬至11月初,大馬哈魚從海洋洄游到淡水江河中產卵,歷史上曾遍布黑龍江三分之二的河流中,洄游時『江河擁塞』;如今大馬哈魚種群日漸縮小,僅在撫遠及周邊水域能夠捕獲,年捕撈量不足10萬尾,僅為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十分之一。因此加強大馬哈魚等經濟魚種的保護工作必須提上日程,科學合理設置禁漁期,建議秋季禁漁期由現在的每年10月1日~20日調整為每年的10月1日~30日。
撫遠大馬哈魚協會組織科研人員調查得知,整個10月份洄游的大馬哈魚種群數量約佔總洄游量的80%以上,而10月下旬(20日至30日)的洄游量約佔中上旬(1日至20日)的20%,且稍晚洄游群體親魚的性腺成熟度更好,對於自然或人工繁殖後代十分有利。大馬哈魚群體洄游到產卵地至關重要,可提高人工增殖放流所用親本魚的成熟度,解決繁育過程中親本魚不足和質量差的困難。
同樣關心我省魚類資源安全的,還有省政協委員、湯原縣的鄭廣軍,他提出了《關於保護松花江支流湯旺河大馬哈魚產卵場及恢復其種群資源的建議》。他說,湯原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湯旺河大馬哈魚資源保護及增殖放流和棲息地修復工作,湯原各界群眾也積極關注和期盼母親河—湯旺河大馬哈魚洄游,懇請相關管理和科研部門繼續努力,設立湯旺河水生生物種質資源保護區,堅持科技支橕,增設放流站、魚道等基礎設施,讓松花江支流湯旺河成為大馬哈魚的永久家園,促進松花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為實現『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做出貢獻。
記者了解到,省農委接到省政協轉來的委員提案後,立刻交辦水產局漁政處。目前,漁政處針對政協委員提案所涉及的建議正在積極辦理當中,他們將組織水產專家調研論證,和漁民展開座談,綜合多方意見拿出科學的方案。
據記者采訪了解,今年,我省漁政部門將對重點的邊界水域展開魚類資源調查。把保護水生生物資源與轉變漁業增長方式、優化漁業產業結構結合起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實現漁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促進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資源保護相統一。
3月23日,經過多方努力,黑龍江省環保教育學會向全社會發出了倡議書,倡議民眾『不吃野生開江魚』,積極舉報非法捕魚行為,圍繞著這個倡議,各種民間的相關調查走訪和宣傳活動陸續開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