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七臺河
搜 索
發展『三辣』拔掉『窮根兒』 七臺河市勃利縣搶墾鄉前程村精准扶貧紀實
2017-03-27 09:56:4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常春風 黃曉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3月27日訊 辣椒、毛蔥、大蒜是最普通不過的農產品,卻讓七臺河市勃利縣搶墾鄉前程村找到了脫貧致富的路子,他們不遺餘力地發展『三辣』產業,徹底拔掉了『窮根兒』,建設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幸福村。

  前程村有411戶、1483口人,耕地面積10330畝。多少年來,這裡一直靠種玉米、大豆、水稻老三樣大田作物維持最基本的生活。不但致富成了奢望,有的人家還越來越窮,村集體欠外債達200多萬元。如何強村富民,成為村兩委班子急需破解的難題。

  村民張文清種植的毛蔥、李正發種植的小辣椒、梅佔東種植的大蒜雖然產量不多,卻賣上了好價錢,效益是大田作物的好幾倍。於是,村支書聶喜軍帶頭在村裡積極推廣種植,僅幾年功夫就形成了規模。可種多了問題也相繼出現了,一下子賣不出去,存儲是個大問題。受天氣影響,旱了、澇了減產,收入不穩定。面對諸多問題,有的村民打起了退堂鼓,又改回了傳統作物。可聶喜軍就認准了小毛蔥、大蒜、小辣椒是改變村子落後面貌的最好出路。可現實的很多問題必須解決,老百姓纔能放心去種。他跑縣裡、市裡,去省裡,尋求多方支持。縣水務局協調扶持資金,為這個村『三辣』種植小區打抗旱井38眼,同時配套了滴灌微噴,不但解決了因乾旱導致作物減產問題,還有效促進了『三辣』增產增收。

  村民經過摸索試驗,在每年7月底收獲毛蔥後又種植了一茬白菜,一塊地有兩茬效益。『毛蔥狀元』張文清懂技術會管理,栽種60畝毛蔥收入35萬元,加上套種大白菜增收的5萬元,年純收入達40多萬元。一年收入幾十萬,怎能不讓人眼熱。村民種植毛蔥積極性空前高漲。村裡趁熱打鐵,成立了紅火毛蔥專業合作社,統一購買種子、僱傭零工、聯系客戶銷售,農戶沒有後顧之懮,抱團發展。

  為解決銷售問題,在縣農業局和縣扶貧辦的傾力協調下,爭取省扶貧辦投資400餘萬元在村裡興建了『三辣』蔬菜批發交易大市場,為種植戶提供交易平臺,廣西、廣東和山東商販到產地收購,直接降低運輸成本,人均年增收2000餘元。

  為進一步延伸『三辣』價值鏈,2015年爭取省商務廳和省扶貧辦投入1200萬元,為前程村建設全國領先、省內庫容最大的氣調保鮮庫,2016年10月竣工並投入使用,可儲存果蔬2000噸,保持果蔬新鮮狀態6~8個月,錯季上市,獲得更多的效益。『有了保鮮庫,村民不但徹底放心了,一年還能為村增加純收入200多萬元。』聶喜軍掩蓋不住喜悅。

  前程村原有『三辣』種植面積3100畝,帶動本村90%的農戶種植『三辣』作物。三辣交易市場和蔬菜氣調保鮮庫投入使用後,『三辣』種植面積發展到4000畝,帶動周邊6個鄉鎮30多個村屯,種植面積8200畝。僅帶動各村小毛蔥套種大白菜一項年增收就達3360萬元,培養種植大戶108名。

  『三辣』產業發展得紅紅火火,前程村摘掉了窮帽子,償還了220萬元舊債,村民人均年收入實現1.6萬元。全村92戶貧困戶246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土地入社、勞動力入社、到蔬菜氣調保鮮庫和蔬菜交易市場就業等方式增加收入,2016年人均純收入達1.2萬元,實現了脫貧。『對於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合作社利用收益給予生活補助,保證他們居有安全住房,醫有費用保障,吃穿不愁,全部解困,在脫貧奔小康的路上,我們保證一個都不能掉隊。』聶喜軍信心滿滿。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