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9日訊(記者 周秘)記者從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獲悉,清明節將至,為進一步弘揚傳統美德,推進移風易俗,倡導文明祭祀,在全社會形成文明、綠色、節儉、和諧的良好風尚,省文明辦29日向廣大城鄉群眾發出倡議,推動移風易俗,弘揚祭祀新風。
倡議書中提出,倡導文明祭祀,涵育社會新風。提倡網絡祭奠、公祭悼念、家庭追思等方式祭祀,也可以采取獻一束花、植一顆樹、讀一篇祭文、清掃一次墓碑等方式寄托哀思,將祭拜逝者的傳統習俗以更加文明的方式表達。提倡廣大青年學生積極參與祭掃烈士陵園等活動,重溫革命先輩的生平事跡,增進愛黨、愛國、愛家鄉的情感。
倡導環保祭祀,美化城鄉環境。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倡導綠色低碳環保,不在道路、廣場、公園、綠地、居民小區等公共場所燒紙錢、撒冥幣。在祭祀過程中,不亂扔雜物,不破壞生態,共同維護優美整潔的城鄉環境。
倡導節儉祭祀,弘揚傳統美德。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光榮傳統,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堅決反對喪葬祭祀奢靡之風。提倡在先輩墓前進行嚴肅而簡潔的祭掃儀式,不大操大辦、不鋪張浪費、不相互攀比,用節儉方式表達緬懷之情。
倡導安全祭祀,維護公共安全。嚴格遵守有關防火規定,杜絕各類安全隱患。自覺遵守公共秩序,在祭祀出行時做到主動禮讓、文明禮貌。合理安排祭祀時間,避開高峰日,錯開時段,保證祭掃活動安全、順暢、有序。
倡議廣大城鄉群眾積極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爭做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中華美德的踐行者,以文明祭祀、移風易俗的實際行動,共建共享文明和諧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