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9日訊(李洪濱 記者 王北北) 高難度的手術,一波三折的手術,驚心動魄的手術。日前,黑龍江省援建阿勒泰地區醫療專家成功完成該地區首例顱內大動脈瘤手術,讓患者獲得新生。
新疆阿勒泰地區的程先生是一名卡車司機,平時身體特別好,2017年3月19日,程先生突然感到劇烈頭痛,伴惡心嘔吐,家人立即把他送到黑龍江省援建阿勒泰地區的人民醫院就診,經頭部CT檢查後,發現患者為蛛網膜下腔出血。

醫療專家進行手術。李洪濱 攝
當天值班的黑龍江省神經外科專家雷旭輝會診病人後,果斷建議患者進行腦血管造影檢查,結果發現在患者大腦的一根主乾血管上,長著一個直徑超過2cm的動脈瘤,出血原因正是因為這個動脈瘤發生破裂引起的。
臨床統計結果顯示:顱內動脈瘤首次破裂出血的死亡率是30%左右,如再次破裂死亡率超過50%;臨床上直徑大於1cm的腦動脈瘤就為大型動脈瘤,該患者的動脈瘤直徑超過2cm,瘤頸特別寬大,手術治療難度非常高,這種難度的顱內動脈瘤手術,在阿勒泰地區人民醫院尚無先例。聽到這個消息,患者家屬幾近崩潰。
黑龍江援疆醫療隊負責人、阿勒泰地區人民醫院副院長孟令淼立即召集由有關援疆專家組成的醫療團隊對該患者進行會診。來自哈醫大一院的神經外科專家趙立衛,哈醫大二院的神經外科專家雷旭輝和哈醫大一院麻醉科的孟麗薇同當地醫生共同對病情及現有條件進行商討,在確認可以保證患者在手術及麻醉過程中安全的情況下,提出了手術方案。
3月22日,專家們在術中成功剝離動脈瘤後,發現動脈瘤頸部特別寬大,手術室內現有不同型號的動脈瘤夾竟然沒有一個能夠將動脈瘤充分夾閉。手術一度陷入僵局。兩位神經外科專家經過商討,決定對動脈瘤進行塑形。這無疑增加手術的難度,因為在塑形過程中,動脈瘤極易發生破裂,甚至有患者術中死亡的可能。專家運用純熟的知識與技能,經過近3個小時手術,成功夾閉患者的動脈瘤。術後患者意識清醒,語言和肢體活動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患者程先生在手術後非常感謝黑龍江省派出的援疆專家。他說,是黑龍江專家過硬的技術和堅強的團隊,給了他重生的機會,援疆醫療工作對於新疆百姓真是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