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報訊 3月25日,初春的龍江大地,乍暖還寒。《農村報》創刊68周年回饋幸運讀者暨農村報『微小店』培訓會在哈爾濱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農村傳媒集團主辦,來自全省的200多位合作社理事長、種植養殖大戶、『微小店』店主參加了本次活動。

現場抽獎 幸運零距離
25日一大早,農民朋友就陸續來到了現場。上午9時,會議正式開始。首先由農村傳媒集團社長吳婧致辭,她說:『農村報開展回饋幸運讀者活動至今已有17個年頭,這期間,共有100多位幸運讀者獲得不同的獎品,他們利用這些獎品或發展生產,或提高生活質量。這項活動也真正成為了惠農行動。』

吳婧社長說:『作為我省惟一一張與新中國同齡的覆蓋全省農村的黨報,68年來,《農村報》始終堅守在服務「三農」的前沿,成為他們的「種養教科書」和「致富金鑰匙」。近年來,《農村報》不斷創新媒體形式,拓展服務空間,構建多維傳播格局,形成了以《農村報》為龍頭,一報(《農村報》)、一刊(《新農村》雜志)、一網(城鄉網)、一公眾號(微信公眾號)、一電商平臺(農報電商平臺)、一公司(黑龍江惠農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的現代農業傳媒體系,全面提昇了為「三農」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在深化農村改革、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今天,《農村報》積極引導廣大農民調整種植,延伸產業鏈條。關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搭建「農報電商平臺」,教授農民朋友微信營銷技巧,促進農產品銷售。今後,農村報將繼續以「宣傳新農村,引領新生活」為己任,與廣大用戶一起砥礪前行。』
隨後,《農村報》總編輯趙曉松宣布了2016年《農村報》陽光農業保險新聞頭題大賽獲獎作品及作者名單。

9時20分,抽獎活動正式開始,讀者朋友郵寄到編輯部的訂報單信息,編采人員已事先輸入到電腦中。由在現場自願參加的農民抽取二、三等獎。在農民朋友一聲聲『開始』『停』的『指揮』下,依次產生三等獎獲得者五名,分別獲得品牌智能手機一部;二等獎獲得者兩名,分別獲得智能生物質節能環保鍋爐一臺。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就是由農村傳媒集團社長和總編輯抽出了兩名一等獎獲得者,獎品為由黑龍江紅興隆機械制造公司提供的雙軸滅茬攪漿平地機。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紀檢委派專人全程監督了抽獎過程。


開店培訓 『微小店』主得實惠
上午10時,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農村報『微小店』培訓開始。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農報電商平臺』運營總監鄒曉光詳細講解了『微小店』平臺定位、產品入駐需要的資質條件、讀者開店攻略、以及農報電商平臺未來發展的思路,同時現場解答了參會『微小店主』和產品入駐企業提出的問題。

來自微世紀網絡科技公司的總經理許興漢,對微信營銷策略及多門店系統進行了專業的講解和說明,令現場農民耳目一新。該公司技術總監栗澤勇針對『微小店』開店步驟及產品上架推廣方法對現場農民進行了專門的培訓。

坐了一夜火車趕來的雞東縣東海村王建麗,還是第一次來哈爾濱,手裡拿著自家產的笨雞蛋對記者說:『俺在報紙上看到有農村報「微小店」的培訓會,就趕來了。今年俺就開始嘗試著在朋友圈裡賣笨雞蛋,有些收益,這次能參加正規的培訓,俺在現場就注冊上了「微小店」,還把俺自家產的笨雞蛋也推到小店裡了,這樣今年俺一定能打開銷路,賺個盆滿缽滿。』

借助『微小店』獲益的農民朋友,在培訓會現場和講師們積極地互動。把自己在開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不解一股腦兒地『搬』出來,講師們耐心細致地一一解答。

現場經驗交流時,銷售最好的『微小店』店主是雙耳失聰的五常市沙河子鎮磨盤山村農民王立河。面對記者,王立河拿出了紙筆和記者交流,他是15年的老網民了,以前上網就是看新聞,去年通過『農報電商平臺』注冊了96號雪鄉立河店,由最初的無人下單,發展到月銷售數千元;通過朋友圈,把亞麻籽油銷售到了上海、蘭州甚至深圳,網上用文字銷售,正好彌補了他說話吃力的不足。王立河說:『是農村報「微小店」讓俺有了不錯的收入。』

作為參展企業,光碳核肥負責人於淼表示,《農村報》這次培訓會辦得太好了,給農戶培訓,同時也是給企業進行培訓。在這裡,我們作為負責任的社會化農業服務企業,了解到了更多農戶的需求。也希望光碳核肥能通過『微小店』走進千家萬戶的同時,給農戶創造更大的利益。

據了解,現場有40多家農民合作社和種養殖大戶與『農報電商平臺』簽訂了供貨協議,通過『農報商城』將產品銷往全國市場。

中國縣域頻道黑龍江采編中心、黑龍江電視臺都市觀察、農村報、《新農村》雜志等媒體對會議進行了全程報道。黑龍江眾垚水稻種植農民合作聯社、哈爾濱微世紀網絡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黑龍江一德農業社會化服務有限公司給予了會議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