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30日訊 東寧市金融機構累計投放貸款12.5億元扶持木耳產業發展金融『及時雨』潤肥黑木耳陽春3月,東寧市大城子村盛德全的『生產規劃』已經啟動:今年計劃生產木耳30萬袋,比去年增加10萬袋;同時向東寧農商行申請貸款10萬元。作為優質客戶,該行不僅為其批准了10萬元貸款,而且貸款利率從原來的月利率7.8?下調到6.3?。『有了銀行貸款的支持,我們一家乾勁十足啊!』盛德全信心滿滿。
多年來,銀行機構信貸持續投放推動東寧全市黑木耳產業穩步發展,成為當地標志性產業,帶動農民人均收入連續8年領跑全省,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產業富民的示范樣本。』人民銀行牡丹江市中心支行行長張若鵬告訴記者。
銀政聯手 打造產業發展長效機制
自東寧市『黑木耳產業鏈』貸款被確定為我省『一縣一品』重點跟蹤創新產品以來,東寧市人民銀行大力發揮信貸政策的引導作用,鼓勵和引導該市涉農金融機構調整優化信貸結構,更多地將新增信貸資源用於支持黑木耳產業發展。截至2016年末,金融機構累計投放黑木耳產業鏈貸款12.5億元,支持了東寧市6個鄉鎮、102個行政村、2萬餘戶木耳種植戶和木耳收購戶增收。
但隨著全國各地黑木耳產業的蓬勃發展,作為東寧第一支柱產業的黑木耳產業增長態勢放緩。為更好地支持黑木耳產業發展,東寧市人民銀行多次深入產業一線調研,不斷完善黑木耳產業鏈信貸模式:合理分析當前轄區黑木耳產業格局,推動創新貸款在1-2家先行試點,然後在全市復制鋪開;結合涉農金融機構特點,全盤安排每家在生產、收購、銷售及加工環節的投放重點及投放量,形成從收購、銷售到深加工等與產業匹配的資金鏈條。並聯手政府,著力推進黑木耳產業提檔昇級。當地人民銀行與地方政府,以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為突破口,實現對黑木耳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信貸信息的廣泛覆蓋。
金融創新 尋求服務產業突破口
以國家政策為導向,為耳農貸款增添活力。近兩年來,省、市兩級人民銀行協調東寧金融機構結合轄區木耳產業資金需求現狀,開展了針對農村青年黑木耳種植創業貸款,服務對象為年齡在40歲以下自主創業的青年農戶,使貸款投向更具針對性。
因需利導,量身定做信貸產品,是東寧轄區金融支持黑木耳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東寧中行轉變經營思路,延伸金融觸角,與省中行准入的黑龍江省萬聖物流有限公司達成監管協議,開辦第三方獨立機構監管的黑木耳質押貸款,擴大國有銀行金融支持產業覆蓋面。東寧農行采取『動靜結合』的雙向投放渠道,扶持木耳經銷商和經紀人做大做強。以綏陽木耳大市場駐地網點為中心,采用動態質押即聯保+質押的管理方式,向木耳經銷商發放單筆不低於20萬元的收購貸款。針對木耳大市場多年經營、信譽良好的優質木耳經紀人,采用存貨靜態質押方式為其提供不高於質押物70%的收購貸款。東寧農商行2016年下半年開始重新開辦了木耳作為動產的存貨抵押貸款,向7戶經銷商投放單筆400-500萬元的貸款共3000餘萬元。
攻堅克難 助推產業再登新臺階
隨著《綏陽黑木耳經濟開發區建設方案》相繼出臺,東寧黑木耳產業發展規模將進一步延伸,這給金融扶持提出了新的課題。
引導金融機構廣泛參與,擴大金融支持產業覆蓋面。人民銀行按照有效助推金融支持產業鏈條式發展的思維,積極引導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擴大金融支持產業覆蓋面。據悉,東寧市共有10家金融機構,其中支持黑木耳產業的金融機構最多時為7家。
黑木耳產業因其自身的弱質性、生產周期長以及產量的不確定性,決定了其屬於高風險產業,風險全部自擔更是東寧黑木耳產業的一大特點,也是其面臨的一大難題。正是這種高風險性,使得東寧目前特色產業保險仍為空白。我省金融專家稱,有關部門應積極鼓勵商業保險公司創新保險品種,依據黑木耳產業發展狀況、農戶的實際需求,大力發展低保費、核保便捷、理賠簡單的特色保險產品,助推東寧黑木耳產業提檔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