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30日訊 一年之計在於春。雖然眼下春寒料峭,可鶴崗市已把抓好備春耕生產作為奪取今年農業豐收的第一場戰役來打,多方准備並及早動手,開足馬力備春耕,掀起了備春耕生產熱潮。
對農民來說,備春耕搞好了,一年的收成就有了保障。特別是在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鶴崗市更是高度重視備春耕生產,專門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管領導任組長,涉農單位『一把手』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並在2月15日召開的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對今年備春耕生產提出了具體要求,明確了目標和任務。3月2日,市委、市政府又組織召開全市備耕專項推進會議,決定從農委、水務、糧食、農機、供銷五個單位抽調人員組成全市春耕生產工作督導組,督促指導各涉農縣(區)備耕、春耕生產。各涉農縣(區)也分別成立了各自的備耕工作組,指導農民重點搞好備耕資金、物資供應、科技培訓、種植計劃等工作,從組織保障上推動了備耕工作的順利開展。
各涉農單位和部門迅速啟動。從去冬以來,市農委就組織各縣(區)相關部門人員深入鄉、村、戶,利用各種形式,大張旗鼓地宣傳國家和省支持糧食生產的好政策,把各項優惠政策及時、准確地送入廣大農民手中,達到了家喻戶曉。目前,全市已出動進鄉入村宣傳乾部850人次,開展各種宣傳活動35次。鶴崗市還采取集中辦班、下鄉指導和專項培訓的方式加強了科技培訓力度。廣泛開展了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訓,市、縣(區)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331班(次),培訓農業乾部和廣大農民5.5萬人次,發放各類農業科技資料2.9萬份。組織全市農業科技人員深入農村,向農民送技術、送信息、送服務,實現了科技入戶要求,科技人員下鄉達2100人次。聘請省農墾科學院專家戴志誠教授來鶴崗市集中向農民傳授鮮食玉米生產加工技術,培訓農民200餘人。鶴崗市還按照『減玉米、增水稻、大豆、增特色作物』的原則及早落實種植業結構調整。全市計劃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07萬畝,其中玉米98萬畝,比上年減少16萬畝;大豆44萬畝,比上年增加15萬畝;水稻149.7萬畝,比上年增加1.4萬畝;雜糧雜豆等特色作物面積15.1萬畝,比上年增加0.9萬畝。
各金融單位和生資部門還加大了資金和物資的籌措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共籌措種植業生產資金9.5億元,佔春耕總需求的89.8%。其中農貸6.7億元,農民自籌2.8億元。全市已下擺化肥6.3萬噸,農膜1543噸,農藥下擺584.4噸,下擺種子1.2萬噸,積造有機肥411萬立方米。全市水稻大棚已扣棚3.1萬棟。春耕所需的種子、化肥、農藥、柴油、農膜等物資貨源充足。與此同時,鶴崗市還加大了農業執法工作力度。首先是規范了高毒農藥經營『源頭』的管理,對全市18個高毒農藥定點經營示范商店實行動態監管,嚴格控制高毒農藥違規生產、經營和使用。其次是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檢查,采取普查、互查、聯查、督察等各種措施,嚴肅查處違法經營行為,共出動執法人員700多人次,檢查企業188個(次)。三是嚴把種子市場備案關,完成了188家種子市場經營業戶備案。目前,鶴崗市備春耕生產正在有組織、有計劃地向前推進,確保春播春種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