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4月5日訊 4日,記者從哈市殯葬管理部門了解到,清明小長假三天,市屬各殯儀館和公墓共接待祭掃市民40多萬人次,車輛104700多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6萬多人次和近3萬臺次。
據統計,從3月18日至4月4日,整個清明節期間,市屬各殯儀場館共接待祭掃市民100多萬人次、車輛27萬多臺次,較去年同期祭掃市民減少9萬多人次。自駕舉家外出祭掃市民明顯增多,車輛比去年增多4.2萬餘臺次。
『今年祭掃集中接待高峰主要集中在3月26日和4月2日、3日,錯時錯峰祭掃的觀念深入人心,整個接待期未發生大面積車輛擁堵、踩踏、治安及火災等事故,祭掃秩序明顯好於往年。』哈市殯葬事務管理所所長常利平介紹,今年哈市清明祭掃人流車流相對更為平均分散,加之清明小長假,哈爾濱天氣晴好,三天祭掃人數比較均衡,使祭掃工作壓力有所緩解。
明西園公墓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前來墓園祭掃的市民選用鮮花的明顯增多。富貴山莊生態陵園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無論是絹花還是鮮花,用在墓碑前擺放花束的方式來寄托哀思的市民佔到了祭掃人數的九成。黑龍江省乾坤園客戶服務部李經理告訴記者,陵園在今年清明節期間設立了簽字牆,市民可將對故去親人思念的話語寫在上面寄托哀思,陵園還采用工作人員的手機與客戶實時通話,通過微信實時祭掃的方式,幫助無法趕到現場祭掃的市民完成心願。
皇山公墓推出的風鈴和祈福牌祭祀和在中央大街舉行的第三屆清明誦讀詩會為這個清明節增添不少亮點。皇山公墓主任李贊介紹說,這個清明節,幾乎所有祭掃市民都帶著一支或一捧鮮花前來祭祀,明顯多於往年。
據統計,今年清明選擇祭思卡和黃絲帶的市民均增長了一倍多,鮮花、音樂、卡片、黃絲帶等文明祭掃方式成絕對主流。另據殯葬管理部門統計,在哈市7個主要祭掃場所,由於市民多采用環保祭祀方式,使得今年垃圾量減少三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