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0日訊 聽說縣扶貧辦給村裡送來一臺新式播種機,正在吃晚飯的老張頭坐不住了:『我得去瞧瞧,看是啥寶貝,行的話,咱家今年也種谷子。』
著急忙慌扒拉幾口飯,老張騎著自行車來到了村委會。
往常的晚上六七點,好利寶村村委會早已『人去樓空』,可今天卻熱鬧不已。
『老張,快來看看,這是電動氣吸式精密播種機,好用著呢!免費給咱貧困戶使。』先於老張到來的幾位村民跟他打著招呼。
幾人圍著機器轉圈看,邊看邊研究:『有了這玩意,咱的庭院經濟更好搞了,咱們脫貧就更不是啥難事兒了。』
對於脫貧,好利寶村貧困戶充滿了信心。
信心源自於哪?源於他們的『庭院經濟扶貧法』。
這個村地處杜爾伯特縣敖林西伯鄉東南,去年,村裡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機遇,根據鄉裡『免費提供孝良香谷種子』的優惠政策,動員群眾種植綠色谷子,發展庭院經濟。
從谷種購買、播種、田間管理到谷子成熟收割、加工、銷售的整個流程,鄉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指派專人全程監控指導。
不光如此,村『兩委』班子先後兩次到山東壽光和江蘇蘇州尋找谷子銷售。好利寶人的質朴、好利寶肥沃的土地、好利寶的綠色生態發展理念打動了壽光倉聖網、蘇州一畝地網(大米網)兩家電商。
如今,好利寶的『御龍源』綠色小米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時銷售。2016年,全村83戶貧困戶在庭院種植孝良香谷605畝,產出優質小米100多噸,以每斤5元(普通小米每斤3.5元)的價格賣出,戶均增收近4000元。
一年種植,人們嘗到了甜頭。今年,更多人把增收的目光盯在了自家庭院上:『咱這地方,家家有大園子,平常也就種點兒菜,賣不了啥錢。要是種谷子,能出不少錢,為啥不乾啊。』
今年,這個村的庭院谷子將發展到128戶960畝。這不,根據當地的實際,縣扶貧辦給送來了播種機,可謂是『雪中送炭』。
好利寶村脫貧有自己的辦法,杜爾伯特其他地方的貧困村、貧困戶靠什麼路子摘掉貧困的帽子呢?
據介紹,截至目前,杜爾伯特有脫貧戶3357戶,7個村未脫貧。
按照省扶貧開發小組要求,2017年這個縣匯集各界扶貧力量,以產業帶動、金融助力、社會保障等多方面措施,確保年底如期脫貧摘帽。
具體措施可概括為項目牽動、產業扶貧、貸款幫扶、政策兜底『四位一體』脫貧法,確保貧困戶脫貧、貧困村出列、貧困縣摘帽。
項目牽動脫貧一批。采取整村推進形式,將完成剩餘的7個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貧困村整體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同時全面整合涉農資金,讓3329戶貧困戶住上安全住房、1475戶貧困戶實現安全飲水。
產業扶貧脫貧一批。在今年的扶貧措施中,產業扶貧再次被放在了突出位置上。
投入專項扶貧資金180萬元,采取購雛補貼和免費防疫相結合的方式,發展30萬只扶貧鵝養殖,可帶動1785戶貧困戶脫貧。
說起大鵝養殖扶貧項目,克爾臺鄉煙屯村貧困戶梁撫志要說兩句:『去年,我買了100只鵝雛,市場價每只鵝雛9塊多,政府給補貼3元,我就花了600塊錢。養了三個月,被萬川禽業按照保護價收購了,我一下賺了好幾千……』去年,克爾臺鄉的60多戶貧困戶靠養大鵝賺了錢。
依托煉化公司200萬元扶持項目,實施奶牛、生豬、家禽孵化養殖和抗旱井建設項目,合理規劃好貧困村、貧困戶收益分配比例,可使185戶貧困戶脫貧。抓好谷實生豬扶貧項目,支持企業申請產業扶貧貸款6000萬元,托底扶持貧困戶1500戶脫貧。
貸款幫扶脫貧一批。降低貧困專項貸款『門檻』,進一步完善創新小額信貸到戶扶貧形式,貼息幫扶支農再貸款3.5億元,確保2000戶貧困戶能夠使用貸款發展生產脫貧。同時積極主動與39家駐慶企業、高校、金融機構進行溝通,細化對接幫扶工作措施,切實提高幫扶精准度。
政策兜底脫貧一批。對因病致貧貧困戶醫療保障方面,應適當提高救助標准,增加大病、重病醫療報銷比例;要研究解決『先住院,後付費』的健康扶貧模式。對病殘等無勞動能力人員,應保盡保。對因學致貧的家庭,通過發放貧困學生助學金、『希望』工程補助、社會捐資助學等方式進行救助,確保657戶貧困戶中特困戶享受到兜底保障政策。
只有精准扶貧纔能精准脫貧,杜爾伯特的扶貧攻堅戰對象精准、資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戶精准,解決了『扶持誰』、『怎麼扶』的問題,實現脫貧目標也就不是啥難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