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穆棱林業局林場經營所養禽戶創業夢
2017-04-12 09:02:55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保榮 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12日訊(李保榮 記者 孫曉銳)18年之前,在穆棱林業局牛心山經營所土生土長的岳佔強,像許多的70後青年一樣,湧入到打工的洪流之中。在五年的打工生涯裡,他做過工地小工、搬運工等工作,憑著吃苦耐勞、敢於挑戰的精神,他很快為家庭擺脫了貧困,並有了數萬元的積蓄。

  1993年初,懷揣著創業經費回到家鄉的他,開始琢磨著尋找一條新的賺錢路子。一次偶然的機會,岳佔強得到了一些養雞致富的信息。經過市場調查,他發現:當時市場上雞蛋價格較高,而飼養蛋雞投資小、見效快,肯定能賺錢。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岳佔強開始著手准備建設養雞場了。他把養雞場選在了交通和區位優勢相對較好的地段,將撤銷的舊學校並留下來的閑置房改建成養雞場,從一定程度上節約了成本。剛開始,岳佔強養了800多只蛋雞,但由於對隱形成本預計不足,蛋雞需要一年半左右纔開始產雞蛋,中途資金嚴重短缺,在無法運轉的情況下,岳佔強將蛋雞換成短平快的肉雞,所購買的幾批雞苗都出現成批死亡的現象,作為一個『門外漢』初辦養雞場,一缺技術、二缺資金,困難比想象的要大得多,挫折和失落接踵而至,也曾彷徨猶豫要不要回去繼續過自己在城市的安逸生活。接下來的養殖創業中,岳佔強嘗試過自行孵育雞苗,同樣是由於種源、技術等方面掌握不好,這些嘗試也一一失敗了。『自己虧得很慘,沒有新的資金注入,當時很絕望!』後來,沒有資金,他就找親戚朋友借,沒有技術就靠自己認認真真地學,廣泛深入地進行市場調研,拜師學藝,歷時兩個多月的時間,跑了十幾家養殖場,拜訪有經驗的老師和養殖專業戶,向他們學習取經,並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初步嘗到成功喜悅的他,更堅定了走養雞致富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了解養禽的人都知道,防疫是養禽環節中的頭等大事,需要傾注大量的精力,否則難以成功,岳佔強深知這一點,只有初中文化的他,通過加強網上學習,很快掌握了養殖技術,並在不斷的實踐中,摸索出醫治雞腸道病、呼吸道疾病的最佳方法,每年二月對剛出殼的雞苗,他都親自在雞棚裡值守,調節溫度,清理擠堆的雞群,防止小雞被凍傷和踩踏,這一乾就是連續三個通宵。給小雞防疫更是馬虎不得,在小雞出殼兩個月內,他每隔七天都要給小雞輪流進行一次防疫,最多時一天要給500只小雞注射疫苗。之後,再隔兩個月給雞輪流注射一次禽流感疫苗,直至雞出欄。

  從1994年至今,在關鍵環節上,他都是自己親自乾。他說,親自動手給雞防疫,一是可以降低養殖成本,二是利於全面掌握雞的健康狀況,三是可以從中積累養殖經驗。岳佔強給蛋雞喂養的飼料,都是從林場職工群眾家裡購買的玉米、稻谷和米糠,無任何污染。由於他好學善學,肯吃苦,不久他便很好地掌握了飼養各個環節的關鍵技術,他的蛋雞養殖業發展也開始步入快車道。

  如今,因為有了技術的保障,岳佔強的養雞規模不斷增加,並從開始養雞第一年的500只,發展到第二年的1000只、第三年的1500多只……到現在3500多只。在職工群眾眼裡,岳佔強就是一個『雞王』,一年到頭,他幾乎天天跟雞在一起;每天清晨,他都會扛著裝滿飼料的袋子,鑽進養雞場,一聲吆喝還未落下,蛋雞就像眾星捧月似的,聚精會神,盯著他……

  『2017年將他打算建立一個養殖規模可達5000只的場地,嘗試發展林下養殖方式,爭取年產蛋量突破』談及今後的發展,岳佔強信心滿懷。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