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12日訊 健康扶貧屬於精准扶貧的一個方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扶貧硬骨頭,在綜合治理的同時需結合『靶向治療』。如何打好健康扶貧攻堅戰,增加貧困群眾的獲得感,近日,省衛計委協調相關部門,規劃制定今年我省的健康扶貧『路線圖』,采取力度更大、針對性更強的政策舉措,把健康扶貧落實到人、精准到病,讓貧困人口獲得更多健康實惠。
醫保傾斜
提高報銷比例定點醫療機構『先診療、後付費』
開展健康扶貧工作以來,全省統一規定貧困人口在同級別醫療機構住院就醫時,報銷比例在原基礎上增加5個百分點,貧困患者大病保險起付線比普通患者降低50%。在醫療救助方面,省民政廳出臺了《關於全面推進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的指導意見》,將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以及因病致貧家庭中的重特大疾病患者全部納入救助范圍。
今年,各項醫保政策進一步加大對貧困人口傾斜力度,對農村貧困人口住院就醫,在同級別醫療機構報銷,提高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降低大病保險起付線,提高大病保險報銷比例。同時將探索建立健康扶貧補充保險制度,通過整合涉農資金等為農村貧困人口購買健康扶貧補充保險。
全省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農村貧困人口,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實行『先診療、後付費』的結算機制,定點醫療機構設立綜合服務窗口,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社會慈善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換和即時結算,貧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時支付自負醫療費用。未建立統一信息平臺的,實行定點醫院墊付、定期聯審、統一結算的方式,降低貧困人口看病就醫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
費用減免
擴大救治病種大病、慢病、重病分類分批救治
在落實減免政策上,各市縣均開展了相應的減免政策:大慶市對患有白內障、兒童先心病、兒童脣?裂疾病的貧困患者實行免費手術治療;鶴崗市各級醫療機構設立了健康扶貧門診,出臺了『一免五減』政策;加格達奇區在醫院開通就醫綠色通道,為貧困人口免收掛號費等。今年,全面開展分類救治工作,組織實施『三個一批』行動計劃,對患有大病和長期慢性病的農村貧困人口實施分類分批救治。
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按照『三定兩加強』原則,即確定定點醫院、確定診療方案、確定單病種付費標准,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加強責任落實,分病種、分批次對患有大病的貧困人口進行集中救治。今年,全面實施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心病等7種大病集中救治工作,各地結合實際逐步擴大集中救治病種。
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全面建立農村貧困人口健康卡,利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傾斜利用有關醫保政策,每年為農村貧困人口開展1次健康體檢。組織鄉鎮衛生院醫生或村醫,對農村貧困家庭實行簽約服務,制定針對性的健康管理方案,在縣級醫院指導下,對農村貧困家庭慢性病患者依據病情采取有針對性的健康管理,並提供公共衛生、健康諮詢和中醫乾預等服務。
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對醫療費用負擔重、患有重病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貧困戶,通過傾斜醫保政策、健康扶貧補充保險、動員社會力量救助等措施,實行兜底保障。
造血幫扶
『組團』支援提昇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我省開展健康扶貧工作以來,統籌協調全省醫療衛生資源,增強幫扶力量,構建2個結對幫扶機制。有針對性地加強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標准化建設,突出抓好重大公共衛生、充實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簽約服務和健康促進等工作,特別是在貧困地區簽約服務方面,實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團隊為貧困人口提供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等簽約服務。
今年將通過加強貧困地區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貧困地區遠程醫療能力建設、貧困地區人纔引進和培養、深入推進三級醫院對口幫扶貧困縣醫院和醫療人纔『組團式』支援等方式提昇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加強公共衛生和疾病防控工作,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工作,改善貧困地區人居環境和衛生狀況,提高農村貧困人口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