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4日訊(徐春雨 記者 霍梟涵) 通過『互聯網+城管』,松北區將智慧城管與環衛、綠化、道橋、市容等常規作業完美融合,構建了城市管理新模式和『全方位、全口徑、全概念』的『大城管』格局,積極推行『人人都是城市管理者』的責任意識,及時發現和解決群眾身邊的城管難題,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用『智慧城管』為創建生態、靚麗、和諧城區保駕護航。

高投入、高站位構建『大城管』
松北區的城區面積不斷擴大,環境容貌日新月異。特別是國務院批准設立哈爾濱新區,松北區作為核心區,再次打開跨越式發展的『機遇窗口』。這塊希望的沃土不僅有大美濕地和眾多城市景點,還有國內科技領先的科技創新城,城區色彩繽紛、清新乾淨,是最美的宜居創業城區。

美麗的城區離不開智慧城管的精細管理。松北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城區環境管理工作,把『智慧城管』建設作為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提昇執政能力的重要舉措。投入1500餘萬元同步規劃建設區、街、社區三級平臺,開發了多套應用系統,建立了基礎數據平臺,搭建起『全方位監管、多元化采集、高效率處置、智能化考評』的城區長效管理機制和『全方位、全口徑、全概念』的『大城管』格局。

『智能眼』覆蓋街路、小區、出入城口
創新引領一直是松北區『智慧城管』的建設理念,借助科技手段,在快速發現問題能力上助推城市管理工作提質增效。目前,松北區共建設視頻監控點位及卡口500餘處,轄區監控基本實現全覆蓋。這些視頻點位是根據區情實際,有針對性地在沿江、小區、廣場、出入城口、橋涵以及基建工地周邊建設的,並注重轄區內視頻資源的整合利用,實現與公安天網、天眼以及交通卡口視頻資源的共享。在出入城口、重要街路建設30處、小區入口建設32處視頻高清治安卡口,實現了人像對比、車牌識別等功能。系統啟動以來,已協助公安部門破獲多起案件。

同時注重創新與應用,在全市首個采用視頻廣角新技術,在太陽島風景區、一湖三島等沿江重點區域點位采用180度廣角定點和動點相結合新技術,使監控的角度由常規的90度擴大到270度,有效增大了監控的覆蓋范圍,並擴展應用搭建與市民互動平臺,游客和市民遇到難題可以通過按鈕語音呼叫指揮中心平臺求助。通過該系統共解決問題500餘件,在引導市民文明出行、解決游客難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給城市部件編制『數字身份證』
松北區是全市首家綜合開發地理基礎信息GIS系統、可測量三維街路實景和地下管線數據庫系統的區域。該套系統建設立足於高起點和高標准,采用國內最先進的激光移動測量技術,對城市部件和地下管線定位、編碼和確權,賦予其『數字身份證』,使城市管理的對象更加具體化和精准化。

這些部件信息實現了二維GIS、三維實景多系統、多角度的定位確權查詢,減少了排查確權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實景數據庫錄制了轄區內街路、小區庭院和公園廣場的三維實景,空間部件實現了可測量功能,能快速為管理維護部門提供管理執法依據和搶修基礎參考數據。地下管線數據庫能夠提供地下管線所有翔實的信息,同時還實現了查找分析和地上地下反投分析功能,為城市建設規劃和日常搶險提供地下地上相關數據信息,避免情況不清,造成相互乾擾、破壞的情況出現。該系統啟用以來,為區建設、規劃、城管、執法以及熱力、供排水、通訊等行業部門提供了圖文數據,成為松北區城市建設發展和精細化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礎數據平臺。

無線政務系統助力網格責任到位
無線政務指揮調度平臺系統,將涉及城管、執法、各街道辦事處、社區等多個管理部門的500餘人納入網內。結合網格化管理,實施既分組又統一的管理。從體制和機制上解決了過去城管各部門單打獨斗的局面,有效發揮了整體聯動效應。日常用於城市管理、協調語音通信工作,突發事件或在重大緊急情況下,用於保障統一指揮搶險和快速反應通訊。

利用可視化語音調度指揮功能,工作中遇突發事件,通過查看網格人員分布情況,就近指揮離事發地點最近的網格人員趕往現場先期處理。同時打破了部門管理局限,每名網格人員發現非本部門管理的任何問題可以直接通過語音包直接上報區中心平臺統一派遣處理,構建了『大城管』格局,實現了網格人員在崗及上報案件統計考評功能。系統隨時掌握網格人員在崗工作情況,查詢網格人員行走軌跡,進行案件上報量以及在網格工作的定量查詢,促進網格人員履職盡責。

目前,『智慧城管』實現了市、區、街、社區閉環運行,將各類案件辦理觸角延伸到社區,在城市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日常通過視頻、音頻、網絡、無線設備等渠道及時發現並高效處置問題,實現案件采集多元化、立案派遣流程化、信息反饋現代化、監督評價智能化。松北區發揮各職能部門整體聯動效應,並實行通報排名與經費撥付掛鉤,全面提高案件辦理效率。年均采集指派處置問題3萬餘件,群眾滿意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