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5日訊(記者 王春穎) 去年4月19日在京召開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民;建設網絡良好生態,發揮網絡引導輿論、反映民意的作用;盡快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正確處理安全和發展的關系;增強互聯網企業使命感、責任感,共同促進互聯網持續健康發展;聚天下英纔而用之,為網信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人纔支橕。
『互聯網+』一概念,自2015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後,儼然已成為近年來各行業最為熱門的名詞。一段時間裡,『互聯網+』佔據了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大家都在試著理解這一新生名詞的含義及內涵,並努力融入其中。『互聯網+』更像是一個創業加速器,它可以給更多年輕人實現人生價值的機會。讓人欣慰的是,在這一波『互聯網+』的浪潮中,龍江『創客』站在了潮頭。在黑龍江,一批批年輕創客擁抱『互聯網+』,大顯身手。眾多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從創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各行各業的年輕人們,用一個個想法,一次次實乾,把微小的創新匯聚在一起形成合力,努力帶動龍江傳統產業轉型昇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伊春市朗鄉林業局的孟慶玲是一名有著多年網齡的80後。自去年起,她在淘寶開了一家網店,專門銷售山特產品。如今,月收入近2000元。『做網店也得有好服務,這樣纔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孟慶玲告訴記者。為了吸引顧客,她專門制作了一批印有『阡陌小鎮』LOGO的環保購物紙袋,用來裝山特產品。紙袋內還會放上一張溫馨的心意卡,或是提示產品的用法、或是講解產品的功效、或是教消費者一些小常識,消費者對她的這一舉動紛紛點贊。
85後李蹊,畢業於大連交通大學軟件工程專業,剛畢業時曾留在大連進行手機游戲制作,但他放棄了優異的環境選擇回到家鄉哈爾濱,成立了自己的10人隊伍——魔塔團隊。團隊研發的3D網頁游戲《魔塔與勇士》采用了自主研發的Flash3D引擎,測試期間所有測試服注冊人數均在一周內過萬,並在2015年6月正式上線,是東三省唯一一個登陸一線平臺的游戲作品,而這僅僅是他麾下年輕團隊研發的第二款作品。
『敲門網』電子商務平臺是由4名大學畢業生組建的、專門面向大學生的購物平臺。這支團隊平均年齡僅有24歲,網站定位於高校校園的電子商城,主營手機、筆記本、相機等3C電子產品和時鮮水果。在保證全部正品行貨的基礎上,網站還承諾24小時內由本校大學生免費送貨到寢室,由勤工儉學的大學生負責『最後一公裡物流』以及上門退換件服務。此外,大學生還可以在網站購物期間獨享分期付款、在線申請、在線還款等服務,方便貼心,符合大學生消費實際。據了解,網站目前注冊用戶已達到3萬餘人,網站日均瀏覽量1600PV,平均日訂單量達89個,2014年全年銷售收入達300萬元,發展前景巨大。
哈爾濱80後小伙寧凱,是IT界的一名精英,幾年前辭去了在國企的工作下海創業,如今他的科技公司,正在研發一款體感游戲大廳軟件,可將原有『單機版』的體感游戲,通過體感游戲大廳在線聯網,最終實現多個玩家同時共玩的『網游』,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今年3月份,4名哈工大大三的學生自主研制的智能烹飪機已整體實現功能,在這臺佔地面積不足1米的烹飪機上,油壺、鍋蓋、大勺、調料盒、原料盒、餐盤等設備一應俱全,使用者只需把准備好的菜品放到原料盒裡,選擇機器裡預置好的設定程序後啟動機器,就能自動進行烹飪了。此外,智能烹飪機還可通過互聯網對機器進行遠程遙控,出家門之前將菜品准備好,遠程遙控後能看到炒菜的進度條,到家後就能直接吃了。目前,這個團隊僅以「青椒炒肉」這一個菜品作為實驗,制作過程需要4分鍾。智能烹飪機主要面向家用和小型餐館,以機器代替人來烹飪,預計1至2年後投放市場。
當下,『互聯網+』不僅僅是加法,還是乘法,通過『互聯網+』推動社會經濟與生活方式的全面變革,用互聯網理念改造生產過程,實現產業協同和優化昇級,創造新的發展生態,最終推動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增強人們生活幸福感,推動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這是時代的機遇,也是一代人的使命。創業不易,轉型更不易,可是借著『互聯網+』的東風,一個敢想敢闖敢創的黑龍江,一定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