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他為村裡攢家業也攢下了民心
2017-04-16 14:51: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佳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他為村裡攢家業也攢下了民心

記海林市海林鎮蔬菜村黨委書記竇乃興

  黑龍江日報4月16日訊 海林市海林鎮蔬菜村原名『幸福村』,可幾十年前幸福村的村民卻並不知道『幸福』是個啥滋味兒。人多地少,生活剛剛跨過溫飽線。蔬菜村能有今天,離不開『當家』30年的村黨委書記竇乃興的全心付出。

  『除依法征地,絕不賣掉一寸土地;除因公共事宜征佔房屋,絕不賣掉一磚一瓦。』這是竇乃興當年走馬上任時立下的規矩。他心裡明白:對地處城郊的蔬菜村而言,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無疑是村子發展的最大優勢,但這也可能成為心存歪念者非法牟利的資本。

  『我出土地,你來建設』。在竇乃興的帶領下,憑借獨特區位優勢,蔬菜村依靠借雞生蛋、築巢引鳳、聯合建廠等多種手段,逐漸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的壯大。

  村集體強大了,更多富民的想法纔有了實現的可能。

  早在40年前,蔬菜村便是海林當地的『菜籃子』,可過去種菜主要靠『菜窖子』,很多村民忙乎一年卻見不著閑錢兒。

  『農村增收的出路在科學種田。』竇乃興籌劃著,將蔬菜村打造成更大的『菜籃子』。為推動蔬菜種植形成產業化,竇乃興沒少費心思。先是經村『兩委』商議後決定:『凡是統一標准、同一時限內建起的20棟以上的棚室小區,每個溫室給予1.5萬元、大棚給予5000元的補貼。』同時,由村集體出資建設棚區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

  為做動員工作,竇乃興嗓子腫得說不出話來,滿嘴都是大火泡……

  事實後來證明了竇乃興的眼光。在他的帶領下,蔬菜村的村民嘗到了幸福的滋味。

  『我們現在只管把菜種好,運輸和銷售都不用操心,直接有大車來拉,然後銷往廣東等地。』老黨員張建華介紹說,現在她家4畝多地,一年收入10多萬元,而在今天的蔬菜村裡,這頂多算個中游……

  在村裡,竇乃興的另一個『名號』恐怕更為響亮———『竇小摳兒』。碳素筆沒水了,竇乃興從不捨得買新的,換個筆芯接著用;村『兩委』辦公樓,每年暖氣只供到3月初就停,僅供暖這一項,每年就少花了2萬元。

  可凡是有利於村民的事兒,竇乃興都格外大方。

  為提高種植技能,早在20多年前,他就一次性購買了2萬多冊農技方面的書籍;每年,他都張羅村民參加省、市舉辦的培訓班,並為村民報銷往返路費;對於那些起到示范作用的優秀黨員、模范村民,竇乃興更是『不惜重金』給予獎勵。

  村民們心裡都明白:『他的摳門是對自己,而他的大方是對村民。這些年,虧就虧了他自己。』

  這些年村子富了,蔬菜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大村、富村:村集體固定資產超過3億元;全村建有標准化蔬菜大棚、溫室4100餘棟,每年僅依靠出口、外銷蔬菜就創收1.6億多元,一派十足的『豪門大戶』氣象。村民們都知道是竇乃興為全村攢下了一個大『家底兒』,可他自己卻沒置辦任何產業和『買賣』,生活完全靠工資。

  竇乃興把心全放在村裡的事上。村子大,群眾訴求也多,一年365天,他也就能歇幾天。『累並快樂著』,竇乃興說:『鄉親們的認可,是我最大的幸福。』

  2014年年底,在全村75名黨員到會的村黨委換屆選舉中,竇乃興再次全票當選。顯然,竇乃興攢下的不止是村裡的這份『家業』,還『攢』下了民心。

責任編輯:王艷

【專題】奮力走出黑龍江全面振興發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