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就業
搜 索
冰城地產新能源汽車批量生產闖市場
2017-04-17 11:12:2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愛民 邢漢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能源客車企業生產現場。李愛民 邢漢夫攝

  黑龍江日報4月17日訊 近日,哈爾濱通聯客車有限公司生產的200臺新能源客車正式交付使用,這也標志著本土新能源客車企業進行批量生產。近年來,哈市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通過科技創新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冰城新能源汽車駛入發展『快車道』。

  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國內領先

  焊接、安裝、調試……近日,記者在哈爾濱通聯客車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生產線上一片繁忙景象,新能源公交車正在接受測試。『公司通過1年來對插電式混聯混合動力城市客車的自主核心技術開發,攻克了一批核心瓶頸,形成了自有的獨特技術,並榮獲2017年哈市「科技創業獎」,在產品造型和產品特質方面,具有國內領先水平。』哈爾濱通聯客車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韓剛告訴記者,從2016年4月投產到現在,已經實現產值1.5億。僅用8個月的時間就搶佔了我省新能源客車市場。

  『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自主研發的實力,能夠設計和生產新能源客車整車,並安裝獨有的智能控制系統。』韓剛告訴記者,為適應寒地汽車設計及裝配技術,通聯客車在建廠之初,就突出和注重新能源汽車的寒地適應性,在汽車結構和工藝上做了改進。他們生產的混合動力新能源客車配備了國內領先的雙源電機和雙電源系統,雙源電機內部有兩個分開的繞組,正常情況下共同工作,如果其中的一路電源有故障時,也可以單邊工作,使得行車更加安全。此外,他們還創新利用太陽能與鋰電池相結合的能源供給方式,彌補了純電動汽車續駛裡程短的缺陷,具有較好的動力性和經濟性。他們自主研發生產的純電動公交車充電兩小時就能跑200多公裡,而且沒有一點噪音,更不會產生污染。

  哈爾濱龍江客車制造有限公司也是本土生產新能源客車的企業,作為改裝類企業,2013年末開始新能源汽車研發,2016年已實現小批量生產,並銷售12臺,今年預計年銷售300臺。『目前,我們銷售的車型為8米長插電式混合動力城市客車,在東風二汽提供的定型底盤的基礎上,我們加裝自主設計的車身。』哈爾濱龍江客車制造有限公司規劃部負責人絮延河告訴記者,順應國家節能環保大趨勢,目前企業正在開發8.1米純電動車和2噸物流車,進而拓寬市場半徑。

  新能源汽車『心髒』冰城造

  電池心+汽車形,看似簡單的搭配卻需要打通電池、汽車這兩個獨立系統的重重『經絡』。為此便有一種說法,『誰控制了動力電池,誰就控制了新能源電動汽車』。如今,入駐在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內的中科眾瑞(哈爾濱)清潔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不但成功研發出疏通『經絡』的極溫環境鎳氫電池,而且已成為長春一汽、江鈴的電池供應商,同時也是哈市本土通聯客車和龍江客車的定向合作伙伴。據該公司董事長張國良介紹,公司2014年正式遷入哈爾濱科技創新城,開啟了軍民融合之路。在遷入科技創新城前,該公司主要致力於軍品新能源方面高端技術的研發。『我們生產的以不鏽鋼原料鎳金屬為電池基礎料的鎳氫電池,成本低、環保,50%金屬可回收。鎳氫電池壽命是鋰電池的3~4倍,充電更快,效率更高,最重要的是,我們生產的鎳氫電池可以在極冷極熱環境(-55℃~ 70℃)下完成充電,破解了極寒溫度電池充不了電的瓶頸。』談起鎳氫電池的優勢,張國良自信滿滿地說,針對新能源客車、房車和物流車,該公司已具備年產2000臺到3000臺的產能,預計產值1.5億元。

  通聯客車作為哈市具有整車制造能力的企業之一,應對寒地要求,在增加動力電池續航能力方面也不斷創新。韓剛說,通聯客車以黑龍江省汽車工業協會和黑龍江省新能源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依托,與哈工大和工程學院等省內多所大學、院所合作,共同研發、生產了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管理系統,通過電池管理系統的控制,以電熱膜加熱和循環水加熱兩種方式,得以保證鋰電池在-20℃以下可以正常工作,確保新能源汽車在寒地的全天候運行。

  協同創新激活本土產業鏈

  在哈爾濱通聯客車有限公司整車組裝現場,韓剛手指一臺即將下線的客車對記者說,『這車裡的儀表盤、電池等都是冰城造,一些零部件的外圍加工是附近機械加工單位做的。為了減少能耗,目前我們正與東北鋁合金合作,解決車體輕量化問題。下一步將與哈電工儀表研究所合作,解決充電難的問題。』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車所面臨的一道難題就是充電。對此,哈市企業以不同方式,提出了各自的解決方案。『作為國家電網下屬企業,借助集團電源優勢,2015年我們開始研發有線充電樁,目前已在北京、河南等地做了示范項目。』哈爾濱電工儀表研究所測試設備研發中心主任王慧武說,有線充電樁分為交流和直流兩種,直流充電樁的關鍵技術難點在於交流電到直流電間轉化效率及功率分配問題,為此哈電工儀表研究所研發了電池管理系統,建立起了車與樁之間實時通訊功能,動態監控車內工作狀態及充電樁狀態。作為國家電工儀器儀表監督檢驗中心,哈電工儀表研究所已具備充電樁檢測能力,並參與起草充電樁國家標准。據王慧武介紹,今年將大批量生產充電樁,預計銷售額5000萬元,2018年將達數億元。與有線充電樁相比,無線充電優勢更多,如無限遠的續駛裡程、綜合成本低等。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哈爾濱億匯達電氣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聯手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傳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展『新能源電動汽車動、靜態無線供電(充電)系統』項目。據億匯達電氣發展策劃部經理孫寶江介紹,目前,已開發出靜態無線充電樣機,新能源車可在百米實驗線上實現移動中充電,2017年將建設公裡級演示系統,並准備為2022年冬奧會建設幾十公裡級示范線。

  據了解,日前,哈市科技局對哈市從事新能源汽車產業企業進行了初步摸底調研,哈市上下游企業都初具規模。為了促進哈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協同創新,哈市科技局將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聯合體,目前,正在著手細化相關支持方向。『通過技術聯合體將優勢資源集中在一起,加速了科技成果轉化速度。』韓剛說,技術聯合體串聯起哈市新能源汽車產業上下游,作為整車制造企業不但節約了部件的運輸成本,售後本地化也更便捷。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