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8日訊 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召開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指出,既要用好又要管好互聯網的『兩手抓』要求,對我們齊心協力建設網絡良好生態、加強網絡空間治理、打造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
『聯,連也;通,達也。』當今世界,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拓展了國家治理新領域,極大提高了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互聯網也概莫能外。習近平總書記曾有過生動比喻:『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它是阿裡巴巴的寶庫,裡面有取之不盡的寶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給人類自己帶來無盡的傷害。』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我們必須准確把握這一基本特征,既要最大程度上發揮互聯網有利的一面,促使其成為助力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寶庫;又要最大程度上遏制其不利的一面,防止成為破壞人類社會進步的魔盒。這兩方面並行不悖,缺一不可,直接決定政府互聯網管理水平和能力。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乾部就要到哪兒去。』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需要全社會方方面面同心乾,需要全國各族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因此必須充分發揮網絡引導輿論、反映民意的作用。對於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乾部來說,要充分認識到互聯網是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懮解難的新途徑,是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對廣大網民的建設性意見要及時吸納,對困難要及時幫助,對不了解情況的要及時宣介,對模糊認識要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和糾正。特別是對網上那些出於善意的批評,對互聯網監督,不論是對黨和政府工作提的還是對領導乾部個人提的,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聽著不大舒服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
網絡空間作為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必須是健康有序的,決不允許成為一個充斥著網絡謠言、低俗暴力、惡意攻擊、網絡詐騙、竊取個人信息的『魔盒』。習近平總書記對此一針見血地指出:『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保證網絡空間生態良好。同現實社會一樣,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在這裡的言行,同樣不得損害他人和公共利益。所以,不僅要尊重網民交流思想、表達意願的權利,也要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同時,我們還要加強網絡倫理、網絡文明建設,創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絡傳播規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用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滋養網絡空間、修復網絡生態,讓互聯網真正成為安全之網、放心之網。
新的時代條件下發展互聯網,我們必須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中吸取智慧、指導實踐。對互聯網要用其長、避其短,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讓我們的精神家園更美麗、更乾淨、更安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凝聚起更加磅礡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