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幸福來敲門 黑河市棚改一線乾部群像
2017-04-25 15:26:40 來源:東北網  作者:梁照華 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25日訊(梁照華 記者 孫曉銳)黑河市在打好棚戶區改造攻堅站中,抽調市區各單位一百多名乾部組成生力軍,投身棚改一線,親民、為民、惠民,充分展示了黨員乾部心系群眾、敬業奉獻的精神風貌,有力促進了棚改順利推進,成為2017年黑河棚改工作的一大亮點。

  征收第一工作組入戶調查。

  征收第二工作組在整理資料。

  征收第三工作組入戶調查。

  征收第四工作組張貼選評估公司告示。

  綜合組保障組在工作中。

  衝鋒在前樹立黨員形象

  4月中旬的一天,剛剛從燒火樓上下來的第二征收工作組四小組組長李來宏,沒來得及吃上一口午飯便又匆匆趕回片區。『一戶居民房屋附屬物有爭議,點名讓他去看看。』這已經不是李來宏第一次餓著肚子出現場了。李來宏來自市疾控中心,原本只是一名醫務工作者他,如今竟成了群眾眼中的『貼心人』和『主心骨』,這樣的轉變連李來宏自己都沒想到。

  凡事有因纔有果。能贏得居民的信任,李來宏靠的是耐心和責任心。李來宏所在的第四小組負責11棟燒火樓364戶居民的入戶登記工作。棚改啟動以來,李來宏每天都在一線工作十幾個小時。入戶登記測量、解答居民疑問李來宏都一絲不苟。在征收組臨時休息點,記者看到了一沓厚厚的工作筆記:『4-7-106現居國外、4-7-303合租有爭議、4-7-308失聯……』李來宏對片區裡的每一戶居民基本情況都做了詳細記錄。他還親手繪制了分管片區的平面圖,極大地方便了入戶登記和評估工作的開展。『老百姓的事沒有小事,一定得做細做實。』李來宏的話雖質朴卻擲地有聲。

  和李來宏一樣常常吃不上午飯的還很多人。眼看午飯時間已過,第二征收工作組第三小組組員李冬娟和同事們依然堅守在一線,一邊配合評估人員做好評估,一邊整理和收集住戶信息。『已經得了兩次重感冒,每一次都是打完針就回現場,攔也攔不住。』小組長姜衛心疼地說。

  一天下午5點,正值下班時間,但檔案整理員張茜依然端坐在電腦旁。張茜的身邊是一摞厚厚的記錄,『這是今天二組所有小組最新統計上來的數據,我必須今晚整理完畢。』張茜一邊敲擊鍵盤一邊強忍剛剛做完胃鏡檢查的不適。雖然不出現場,張茜的工作一點也不輕松。所有小組的最終的數據都要匯總在她這裡。她必須認真核對入檔,稍有差錯都會給後續工作帶來不便。由於數據量大,准確性要求高,經常加班到凌晨。長時間高強度工作,飲食不應時,張茜得了胃病。然而,身為黨員的她,不曾有過一絲退卻的念頭。

  注重發揮黨員乾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給黨員壓擔子,是此次棚改工作中的常態。以第二征收組為例,在項目組分組時,每個工作小組都保證三名以上黨員,每名黨員都放在急難險重的重點崗位上。在黨員的帶動下,大家克服困難,勤奮自勉,較好地完成了相關工作。有一名抽調人員在棚改入戶期間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第二征收工作組組長呂天水告訴記者,黨員衝鋒在前的精神贏得了百姓信賴,也促進了棚改進程。截至4月16日,該組已完成了972戶的入戶登記簽字工作,完成率達97%。

  一絲不苟守住公平底線

  公平公正是保障棚改正常進度的不二法門。為摸清底數,不錯一處附屬物,最大限度保障居民權益,棚改一線抽調乾部淌泥潭、翻杖子、鑽樹叢、爬屋頂……棚戶區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

  在第一推進組第三小組的辦公地點,記者見到了一幅錦旗:『清正廉潔,利國利民』。『八個大字反映出棚戶區居民對棚改工作認可,也反映出百姓對公平棚改、廉潔棚改的看重。』小組長李東的話道出了『陽光棚改』的重要。

  『政府行為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一切本著沒有私心,纔能出於公心。』說這話的是第三推進組第六小組記錄員吳麗敏,抽調自西興街福隆社區,這次棚改入戶,她負責附屬物數據記錄。因為社區工作原因,工作片區的居民大都與她熟識,工作起來便利了很多。但也因為熟識,一些居民悄悄找到吳麗敏,想讓她能在記錄時多給自己家點『實惠』,並許以重金。每每遇到這種情況吳麗敏都斷然拒絕,並給居民擺事實講道理,說明作假的嚴重後果。『不怕少就怕不均!棚改要緊的就是公平公正。作為推進棚改的第一關,弄虛作假的口子絕不能從我這開!』吳麗敏態度堅決地說。

  為保證公平公正,每個推進組在入戶登記測量時都實行測量、登記、影像留存三同時原則。執法局抽調乾部趙浚嘉,在項目第三推進組第二小組負責給附屬物拍照。雖說只是拍照,但棚改過程中的拍照卻是個至關重要的環節。照片不但要清晰,還要講究元素、角度。力求用最少張數反映最多信息。在入戶測量階段,趙俊嘉每天入戶20幾戶,拍照數百張。

  由於棚戶區地形復雜,民房密集交錯,加之氣候原因,附屬物探查、測量十分困難。工作中,刮傷、蹭破的情況不在少數。

  林業局抽調乾部朱翔是第三推進組第六小組的測量員,28歲的他是組裡最小的成員,然而工作起來卻有股子韌勁兒。一次在為居民測量附屬物時,朱翔從一米多高的窗口摔下扭傷了腰部,但他還是忍著疼痛堅持完成測量。『大家工作強度都很大,都在克服和堅持,我不能把自己的責任推到其他同事身上。』腰部的扭傷還沒好,由於天氣原因朱翔還患上了感冒,即便這樣,他一天也沒也有耽誤工作。除了韌勁兒,朱翔還很『較真』。在遇到了一排過火平房,其中一戶的地窖被廢墟埋住,無法測量。朱翔找來一把農用鎬,硬是用半個小時的時間把地窖拋開。看著朱翔強忍腰痛和已經被積水灌包的雙腳,戶主王世蘭紅著眼眶:『小伙子,別量了,大娘不要了!』朱翔則微笑著說:『那哪成啊?大娘,這是你財產,是你的政府一分一毫都不會差』!

  真心誠意彰顯為民情懷

  閆仁超,棚改項目第四推進組第一小組組長。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協助評估公司入戶評估。適逢降雨,冰冷的雨水打濕了衣褲,但閆仁超毫無怨言。其實,進行到評估公司入場階段,自己入戶登記的任務已經完成,但閆仁超還是陪著評估人員一同入戶。『我熟悉每一戶的情況,方便評估人員開展工作。』閆仁超的話說的輕松,但這個『熟悉』的過程可是一點也不輕松。

  閆仁超所在的第四征收組負責的項目區域,城中村多,經營業戶多,不配合的居民也多。以南大街小早市地段為例,居民多為早出晚歸的業戶,查找十分不易。閆仁超就帶領組員利用休息時間,起早貪黑,挨家挨戶走訪,遭遇冷言冷臉是家常便飯。時常被幾十個人圍起來問政策、問細則,閆仁超耐著性子一一解釋、計算。一個月下來,閆仁超腳底磨出血泡、嗓子也發了炎。

  棚改工作中與百姓溝通是個難題,更是門藝術。項目第一推進組第二小組的李明給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例子。在他們小組所負責的片區內有一戶老人,子女都在外地,家裡養了30多條狗。當工作人員入戶測量時,老人聲稱不願拆遷,拒絕配合測量。由於養狗眾多,院內空氣渾濁。組員們不怕髒累,幾乎每天都去做老人工作,一遍遍不厭其煩,最終用真心誠意感動了老人,成功完成登記測量。

  愛美愛乾淨是女同志的天性,然而,在棚改一線最缺少的就是這兩樣。

  『有些區域甚至屎尿橫流,十層口罩難擋刺鼻的騷臭。毫不誇張地說已經到了心裡承受的極限。』第二征收組二小組組長姚欣啞著嗓子告訴記者,為了趕進度,她和同事們整天紮在髒亂不堪的平房區。有時為了數清楚到底有幾顆果樹,她都要在滿是泥湯、垃圾的樹叢間鑽爬數遍。一天下來,一身的污漬,臉上手上都是樹枝劃破的口子。

  范玉霞是第三推進組唯一一個女組長。平時愛美的她,一個月下來亦是聲音嘶啞、皮膚黝黑。面對記者的采訪,范玉霞坦言,最大的挑戰就是克服怕髒心理。范玉霞說,很多時候都是踩著垃圾入戶,踩著糞尿測量附屬物是常事,但大家都堅持了下來。『我們有多難熬,棚戶區居民就有多苦!能為改善他們的居住條件貢獻一份力量,髒點、累點值了!』范玉霞笑著說。

  棚改一線優秀的抽調乾部還有很多很多,他們的事跡各有不同,卻目標一致。他們用沾滿泥土的雙腳行走在為民的路上,用自己的雙手為老舊房居民推開幸福的大門。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