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在改革創新中做大做強 深挖科技富礦生成發展動能
2017-04-26 11:17:1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薛婧 李愛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4月26日訊 作為科技資源富集的城市,科技創新是哈爾濱市厚植振興發展優勢的重要依托。近年來,哈市不斷創新工作機制,搭平臺、出新政,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潮中,全市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2016年新增科技企業1219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1001.7億元,首超千億元大關。今年,哈市將繼續發力科技創業,不斷提高科技創新供給能力,力爭全年新增科技企業1000戶以上,新增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科技企業240戶以上,新增科技成果落地轉化項目300項以上,為全市穩增長、調結構,實現科學發展新跨越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橕。

  『政策+平臺』助力高新技術企業不斷生成

  4月19日,北京京東尚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京東雲)與哈爾濱中關村基地戰略合作簽約暨京東雲基地揭牌儀式在哈爾濱舉行,這是京東雲首次進駐東北地區。而此次與京東雲合作的哈爾濱中關村基地,也是外埠知名孵化器,自2014年進入哈市以來,經過3年發展,孵化功能不斷延伸,並陸續成立了中關村哈東孵化基地、京東雲基地等4個基地,總孵化面積達到3.2萬平方米,其中哈爾濱中關村基地及哈東孵化基地總在孵企業近80家;在建京東雲基地和京東雲學院預計入孵企業近百家。

  據了解,2016年,哈市新增各級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11家,總數達到62家;以企業為主體建立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188個,依托大學大所建立的產業技術研究院3個;新增在孵科技企業729戶,總數達到2761戶。數據表明,孵化器作為科技創業的重要載體,其孵化功能顯著。為了鼓勵和引導各類孵化平臺的建設,哈市還於去年年底出臺了『科技創新39條』,其中13條政策紅利專門支持孵化器發展。

  『哈市以「科技創業三年行動計劃」為載體,積極培育新注冊形成科技型企業和新增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科技型企業,並納入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的儲備庫,進行重點指導和培育,推動這些企業盡快成為高新技術企業。』日前,哈爾濱市科技局局長李志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截至2016年年底,哈市納入高新技術企業儲備庫培育管理的新注冊科技企業達到了2075戶,新增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科技型企業達到了374戶,這些企業構成了哈市未來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的後備源頭企業。同時,哈市出臺多項扶持政策和措施助力後備源頭企業成長。對已納入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儲備庫,項目研發形成新增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小微企業,按其研發項目實際研發投入的30%給予項目資金補助,每個項目資助額度最高不超過30萬元;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每戶5萬元補貼,此外,還將對其申報的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給予優先立項支持……據悉,2017年,哈市科技局擬安排2016年度新認定(復審)的151戶高新技術企業,補貼資金總額達755萬元。

  『創新精神+專利意識』鎖定成長壯大路

  日前,哈市科技局召開的2017年度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培訓會上發布了一組數據:2017年共認定2016年度企業自主確立研究開發項目949項,比上年增加240項,同比增長33.85%;參與認定企業項目的研發總投入達到47.6億元,同比增長24.61%。數據顯示,哈市企業以科技創新驅動企業發展的意識不斷增強,自主研發能力得到提高。

  簽訂新疆華電高昌熱電有限公司2臺35萬千瓦超臨界鍋爐項目;簽訂國內首個CO2循環發電鍋爐科研項目,其參數和功率等級目前處於國際領先水平……今年一季度,哈鍋市場開拓全線飄紅。哈鍋董事長、黨委書記樊險峰說,科技創新讓哈鍋站在了世界鍋爐技術最前沿。2012年,哈鍋投資近2億元建設了目前世界上熱容量最大、系統最完善、控制最先進、最接近工程實際的清潔高效燃燒試驗中心。該中心自2013年建成以來,為哈鍋高效環保燃燒新技術新產品開發提供了准確完整的第一手實驗數據。去年哈鍋『燃用准東煤超(超)臨界鍋爐研制及工程應用示范項目』摘得了被譽為中國工業界『奧斯卡』的中國工業大獎桂冠亦是基於該中心的試驗數據。

  與哈鍋一樣的老國企發力科技創新的同時,哈市新興科技型企業也不甘示弱。位於松北區(哈爾濱新區)的哈爾濱海能達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年銷售額400萬元,到2016年,該公司年銷售額達到2.2億元。哈爾濱海能達科技有限公司運作部經理劉岩說,銷售收入呈現50餘倍的增長,正緣於該中心自主研發的主打產品PDT數字集群指揮調度系統,搶佔了市場份額。和海能達公司一樣,奧瑞德藍寶石公司憑借多年的經驗積累和不斷革新的裝備技術,已成為全球少數可規模化生產4英寸以上藍寶石晶棒的企業之一。

  企業競相自主發力的同時,哈市科技部門還以倒逼機制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如將企業『增加研發投入』、『依法入統』等內容作為科技計劃項目立項前置條件。

  自主創新是企業競爭中一把利劍,如何讓劍刃鋒利,這就需要企業加強專利意識。『知識產權就是企業發展的命脈,通過貫標,等於把我們的命保住了。』哈爾濱工大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付雁力說,公司專利很多,省市知識產權部門在給予知識產權保護資金支持的同時,還將該公司列入知識產權重點保護對象,公司於2015年成為全國第一批貫標單位。據悉,2016年,哈市共安排了1595萬元支持企業專利發展,資助企業專利申請近7000件;在現有高企和高企培育庫後備企業中,給予每戶納入培育范圍的企業科技專項資金補助總額達25萬元。

  『體制突破+機制創新』拓寬高新產業發展半徑

  2016年年底,哈市出臺了『科技創新39條』,並提出從2017年起,增加1億元的政府科技投入。一系列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障礙的新政策、新舉措,正在為哈市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要動能奠定基礎。

  李志傑說,今年哈市的一項重點工作就是要推進科技創新中的『放管服』,要給科研院所和高校開展科研更大的自主權。而『科技創新39條』裡提出的39條政策就是激勵科技人員創業的最大紅利。去年,哈市啟動實施了(哈工大)市校科技合作第二輪試點,推動了哈工大在『三權』制度改革方面設置了創新創業型教師崗位,擴大了股權激勵比例,建立了以成果轉化效益考核為重點的績效考核評價辦法等改革措施。今年將把這些好做法向其他大學推廣,將『三權』改革成果擴大化。此外,為了加快推動科技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今年將對科技人員實施政策股權支持及科技創業項目信譽支持專項。科技創業項目信譽支持專項取消了以往項目立項後沒有銷售收入則科技部門不予支持的條件限制,凡經校所推薦和專家評審過的創業項目,哈市科技局都將給予支持。

  『企業發展需要充沛資金,但作為輕資產的科技型企業融資很難,所以我們今年將開展貸款貼息、投補聯動等金融服務,以發揮科技資源優勢之長,彌補科技金融之短。』李志傑說,國家提倡投補聯動,去年,哈市開展了投補聯動試點,對11個科技風險投資機構投資的項目給予了570萬元的無償資助。試點效果不錯,今年哈市將繼續推進。與此同時,為降低科技企業貸款門檻,目前哈市科技局正在探討開展專門針對科技企業的融資擔保,從多角度解決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