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大興安嶺地區推出『點贊興安』LOGO
2017-04-27 11:16:18 來源:大興安嶺日報  作者:鞠春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阿木爾薩布素軍馬場攝影基地

  薩布素軍馬場位於阿木爾林業局龍河管護區施業區內,距離209省道5.5公裡。馬場四面環水,南傍額木爾河,東含月牙湖,面積300公頃,涵蓋了島狀林、湖泊、河流、草原、濕地五大林區草原特色,共飼養牛馬600餘匹,馬場因薩布素將軍而得名。據史料記載,1685年,康熙皇帝派薩布素偵察雅克薩及附近地區情況,為日後出兵做好准備。相傳,在偵察期間,薩布素在『龍河驛站』不遠處發現了一塊地勢平坦、水草豐美的草原,高大健碩的野馬在草原上奔跑著,見此情景,他靈機一動,派駐軍卒在此建立了軍馬場。後來,這些軍馬在雅克薩戰爭中運輸物資和傳遞情報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紀念薩布素將軍,後人將馬場取名為『薩布素』軍馬場。

  近年來,地委提出了打造大北極旅游理念,出臺了《大興安嶺地區全域旅游規劃》。尤其是十金工路修建以來,自駕游客逐漸增多,該馬場地處『北極村——北紅村——龍江第一灣——中國最北點——興安鎮』大北極旅游線上的重要節點處,為發展旅游業提供了契機。薩布素軍馬場優美的環境和獨特的風光吸引著大量游人到此駐足,觀光游覽,並引來了諸多慕名而來的文學和攝影愛好者來這裡采風創作。

  呼瑪白銀納鄂倫春文化拍攝基地

  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民族鄉是興安嶺上最古老的土著民族鄂倫春人聚居地,其前身是呼瑪河邊使馬鄂倫春人的一個圍獵場。新中國成立後纔脫離氏族部落游獵生活方式的鄂家人,如今在體貌、生產生活、性情中仍保有淳朴而厚重的民風。

  在鄂倫春民俗風情館,收藏陳列的用?子皮做的衣服、房子,用樺樹皮做的船和炊具,石片與骨制的弓箭、魚叉等狩獵工具,仿佛文明萌動的星光,讓你感受鄂倫春人的智慧與膽識。

  在這裡,你可聆聽最後的薩滿關扣尼講述的故事,了解頑強樂觀的民族成長背後鮮為人知的辛酸與苦難,親見使馬鄂倫春自律嚴守的族規,探秘鄂倫春人虔誠信奉的薩滿文化,感受原始拜物教的神秘。

  走進鄂家人的生活,你可記錄他們的原始環保理念和對世間萬物的悲憫與膜禮。體驗他們在長年寒地生活而塑造的善飲、狂放、率直的心性之唯美,感受他們水一樣的清澈質朴,火一樣的熱情不羈,酒一樣的醇烈真摯。

  松嶺慶喜湖攝影基地

  在大興安嶺伊勒呼裡山南麓的鐵嶺山腳下,天然而成的慶喜湖就在小鎮外公路邊濕地之中。這裡交通便利、空氣清新、民風淳朴、四季如畫。它宛若含羞的仙子晨霧中時隱時現,晚照下湖光山色流霞滿天。

  慶喜湖畔鐵嶺山風景素有『小南瓮河濕地』之稱,嫩江之源的多布庫爾河如扯不斷的飄帶沿伊勒呼裡山穿林海過草地逶迤而來。正在建設中的鐵嶺山觀景臺,將以更高、更美的視角,全方位、大景深向人們展示『小南瓮河濕地』秀麗的綠水青山和豪放的冰天雪地。

  春節過後封凍的多布庫爾河兩岸,紅毛柳在風雪中探出紅紅的枝頭,歡喜著漫天的雪花;多彩的夏季慶喜湖畔山花爛漫,登上游船賞花攬月,湖邊激情的篝火連通著遠古與未來;五花山色的秋季天高雲淡,鐵嶺山肥美濕地吸引了多種遷徙的候鳥……;冬季飄飄灑灑的雪花把鐵嶺山裝扮成銀裝素裹的童話世界,好一派北國風光。紅毛柳枝頭再次映紅多布庫爾河兩岸,大興安嶺就又迎來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

  服務設施逐步完善的鐵嶺山慶喜湖旅游網點,是人們觀光、度假、旅游、垂釣及攝影、美術采風創作的理想之地。鐵嶺山綠色海洋中酷似藍色寶石的慶喜湖,以優質的服務,誠邀四海賓朋的光臨。

  新林宏圖東山攝影基地

  新林區宏圖東山距宏圖鎮址29.5公裡,地理坐標北緯51°44′,東經123°54′。這裡海拔1268.4米,是新林區境內最高的山峰,典型的寒溫帶高山森林地貌造就了神奇的自然山水景觀。日出夕照,風景秀麗,站在東山峰頂放眼望去,一山更在一山中,一步易景各不同。峰上景美如畫,千松覆蓋,峰下草木吐綠、野果芬芳,漫山杜鵑、醉林蕩漾、偃松欣賞、溪流探秘,賞奇景品仙果,致閑情雅趣於松濤陣陣。美不勝收之間,觀東山日出,更是神奇瑰麗。

  新林區宏圖東山攝影基地依山而建,寬敞明亮的木屋是攝影愛好者相互品評作品的場所。在『攝影人之家』這個固定活動陣地,四十餘位攝影家協會會員經常利用閑暇齊聚這裡,年齡最大的50歲,最小的20餘歲,共同的愛好令他們相談甚歡,利用配套齊全的電子設備,交流著攝影過程中的心得,在他們一致的認同下,攝影人之家的牆壁上已展示了40餘幅畫面生動、無比壯麗的美景圖片。

  筆墨丹青無顏色,新林宏圖美東山,秉承『崇尚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新林區攝影人堅信,把握現在,風景會更加獨好,立足長遠,新林區的攝影基地將會名揚天下。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