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站十八驛站攝影基地
十八站驛站東、北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是國內迄今為止最北33個驛站中最大,社會功能最全的古驛站,是大興安嶺地區唯一以數字命名的林業局。歷史的長河把祖先創業的足跡沈淀在十八站這塊神奇的土地,中國最北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向我們述說著人類的起源,『雅克薩古戰場』仿佛硝煙未散,『黃金古驛站』馬蹄聲好像就在耳邊,18米高的薩滿頭像聳立在薩吉滿盛山……『一人、一馬、一杆槍』的鄂倫春游獵民族至今仍保持著古朴的民俗風情,中國最北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坐落在十八驛站,獨特的區位優勢賦予其無與倫比的特色文化、旅游資源,置身蒼松翠柏中,可以感受著名史學家翦伯贊先生曾留下的『無邊林海莽蒼蒼,拔地松樺億萬章』的絕妙意境。
十八驛站攝影基地位於依西肯森林資源管護區,這裡不僅有獨特的界江風光、山勢俊美、候鳥多樣,更具有農林牧漁完美結合的特色。初春乍暖綠草如茵牛馬遍地,盛夏時節古樹蒼勁綠蔭如蓋,金秋來臨則麥菽飄香漁舟唱晚,即使在冬季冰雪攝影愛好者也絡繹不絕。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到這裡觀光攝影的不下萬人。正是因為如此,2016年5月22日被安徽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攝影專業設為教學實踐『攝影基地』。目前已在十八驛站進行了3次采風活動,參與人數達300餘人。

加區加格達奇區攝影基地
創辦攝影基地,發展林區特色文化,打造興安對外展示平臺和窗口。2014年,加區以文化助推發展的工作思路與大興安嶺文化名人敖榮春先生的想法不謀而合,由此孕育了加格達奇區攝影基地。
位於國家AAA級景區北山公園腳下的加格達奇區攝影基地,總面積460平方米,開設了攝影工作室、攝影交流平臺、攝影作品展示區三個功能區域。自基地創辦以來,在加區的精心培育和敖榮春先生鼎力支持下,不僅使基地從場地、設施、人員等方面逐一落實,更形成了名人名家引領、全區攝影愛好者參與的創辦理念。
藝術集聚人氣、精品成就美名。基地展示區內的冬山如夢、雪嶺剪影、瓊島春歌、柞林紅葉、界江如畫、小龍吟等一幅幅攝影佳作,吸引著旅游者、社會各界人士、廣大中小學生前來觀賞、品味,在感受北國興安的神韻之餘,傳遞放大著興安的美譽度,讓加格達奇北山公園、甘河濕地公園、映山紅滑雪場、冰雪樂園以及神州北極、南翁河濕地、天臺山、大白山等景點景區成為游客們必看的景點。
小基地、搭建大舞臺;小平臺、孕育大文化。而今,加格達奇區攝影基地已經成為了加區攝影藝術者的集聚地、特色文化發展的引領地、欣賞興安美景的最佳地、感受興安神韻的聖境地。

加林局『加林四季』攝影基地
『加林四季』攝影基地位於大興安嶺林海最南端的加格達奇林業局。這裡有獨特的旅游資源和神奇的自然景觀,森林、濕地、湖泊、火山、冰雪有機結合,繪就了一幅氣勢磅礡的興安山水畫卷。『春賞天臺杜鵑、夏游多布庫爾、秋觀五花山色、冬品十裡畫廊』獨特的攝影資源為攝影藝術的創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是拍攝興安山水的理想勝地。
這裡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拍攝時間一年四季皆宜,不同時間景色各不相同。春季,天臺山漫野杜鵑,漫步花海令人身心陶醉(最佳拍攝時間:4月下旬?5月初)。夏季,多布庫爾河十裡煙波,蕩舟碧波讓人心爽神怡(最佳拍攝時間:7月?9月)。秋季,古裡火山層林浸染,極目遠眺盡覽多彩畫卷(最佳拍攝時間:9月末?10月)。冬季,十裡畫廊玉樹瓊花,置身其中宛若人間仙境(最佳拍攝時間:12月?次年2月)。近年來,隨著生態旅游產業快速發展,航空、鐵路、公路四通八達,立體化交通網絡為攝影愛好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務。特色民宿、特色餐飲、游客服務中心、攝影工作室等特色旅游項目及服務配套設施逐步完善,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采風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