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30日訊 近年來,大慶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對黑龍江重要講話精神的要求,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打造全面振興好環境、做好三篇大文章,『大慶是全國的標杆和旗幟』給大慶乾部群眾極大鞭策和鼓舞。大慶全面深入持續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著力調結構轉方式、穩增長蓄潛能、促改革增動力,加快構建多元產業體系,加快推動經濟轉型發展。

沃爾沃大慶工廠的傑作——S90長軸距版豪華轎車。本報記者 蘇強 攝

『大慶造』沃爾沃S90長軸距版豪華轎車出口美國。本報記者 蘇強 攝
近年,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國內『三期疊加』,原油『量價雙降』;接續產業支橕乏力,優勢產業體量不大,民營經濟不夠活躍,結構性資源性體制性矛盾集中凸顯……2015年,是全省經濟格局中地位『舉足輕重』的大慶建市以來遇到困難最多、面臨壓力最大、發展局面最為復雜的一年,經濟首次出現負增長,地區生產總值同比下降2.3%。
2016年,大慶經濟運行由負轉正,增速達1.7%,其中地方經濟增長2.9%,主要經濟指標較上年均有較大幅度提昇。今年一季度,大慶經濟運行持續穩中向好:經濟增速2.1%,工業3年來首次實現正增長;投資總量近5年最大,引進產業項目60個,實際到位資金20.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2%和19.6%;地方財政4年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增速19.8%。
經濟穩中向好,更需乘勢而上,實現更有含金量的增長。大慶市委書記、市長韓立華表示,要堅定不移向經濟建設中心聚焦發力,紮實推進重構產業、重組要素、重聚動能、重塑環境,加快推動大慶轉型發展全面振興。
滾石上山、爬坡過坎,這既是智者的較量,更是勇者的博弈。在新一輪東北振興的大潮中,大慶人傳承弘揚『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廣大乾部群眾擼起袖子加油乾,為加快實現轉型發展全面振興的美好藍圖而一往直前。
2017年4月12日,全球品質、中國『智造』的400多輛沃爾沃S90長軸距版豪華轎車乘專用轎運車駛出大慶沃爾沃汽車制造有限公司,運往天津港後再裝船轉運大洋彼岸的美國。有消息稱,這是中國制造的首款豪華轎車首次出口美國市場。據預測,今年該款豪車生產規模可達5.7萬臺,其中出口美國8000臺,出口歐洲13000臺。
『大慶造』沃爾沃豪車出口美國,翻開了大慶接續產業最精彩的一頁,奏響了千億元級汽車產業集群的新樂章。而化工、食品、電子信息制造、現代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等多元產業體系『四梁八柱』的加速形成、齊頭並進,印證了轉型振興中的大慶經濟『上山』握穩了扶手、『過坎』邁開了大步。

無人車間,機器人的世界。本報記者 蘇強 攝

工業4.0的身影無處不在。本報記者 蘇強 攝
重構產業加快打造多元產業體系
大慶積極適應、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緊扭住壯大接續產業這一核心要務,從既有市場需求增長空間、又有自身鮮明供給優勢的領域發力,大上產業項目、上大產業項目,推動接續產業多點開花、多路並進,推動經濟提質增效昇級,力爭在『十三五』期末構建起更具支橕力的多元產業新格局。
突出中直、混改、民營共同支橕,壯大化工產業。石化產業是大慶規模最大、最具潛力的接續產業。大慶圍『油頭』壯『化尾』、找『煤頭』做『化尾』,支持油化央企煉油擴能、調整產品結構,120萬噸乙烯上產帶動大宗石化產品產量大幅增長。依托現有混改平臺建設上下游民營化工項目,禾工1000萬噸煤炭分質綜合利用、龍油550萬噸重油加工、凱德爾金阿穆爾—黑河邊境油品輸運與煉化綜合化等項目落地建設,同步謀劃乙烯、丙烯、芳烴、C5C9等產業鏈。與杭州錦江集團簽訂20萬噸乙烯丙烯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引進江蘇旭昇石化公司投資建設60萬噸橡塑產業園項目有望啟動建設。目前,全市規上石化企業達71家,4戶煉油企業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達2000萬噸,11戶企業產值超10億元,可生產8大系列、200多個品種、500多個牌號產品。2016年,全市規上石化工業實現增加值210億元、同比增長3.3%,化工產業銷售收入超千億元,領跑接續產業『第一梯隊』。『十三五』期間,大慶瞄准建設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的目標,不斷擴大煉油規模、提高油品質量,提高基礎化工原料比重,加快發展石化產品深加工,大力發展精細化工,積極謀劃發展煤化工,加快石化公司千萬噸煉油擴能和30萬噸C4烷基化、煉化公司40萬噸輕汽油醚化和30萬噸C4烷基化、北京三聚環保公司100萬噸重劣質油懸浮床加氫改質、神霧公司600萬噸煤炭分質梯級利用等項目建設。到2020年,力爭原油一、二次加工能力達到2500萬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00億元以上、增加值300億元以上。
突出整車、配套、服務協同發展,壯大汽車產業。堅持整車生產與零部件配套、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前端制造市場與後端服務市場同步推進。沃爾沃整車項目SPA平臺(可擴展平臺架構)實現量產,每3分鍾就有一輛『大慶造』S90長軸距版豪華轎車下線、銷往全球,今年生產規模可達5.7萬輛;今年,沃爾沃全球首創首款S90長軸距T8(E驅混動)三座超豪華轎車也將在大慶工廠下線、投放市場。今年3月,沃爾沃大慶工廠一次性通過工信部等五部委組織的國家新能源汽車產品准入驗收,成為沃爾沃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唯一生產基地。大慶高新區建設了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為沃爾沃配套的汽車座椅、輪轂、保險杠等項目入駐生產。投資2億元的延鋒安道拓20萬套汽車座椅項目實現規模化生產,預計今年可實現產值20億元。大慶安翔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年產30萬套輪胎輪轂裝配項目投產,預計今年可實現產值4億元。此外,入駐該園區、為沃爾沃提供汽車工業服務的企業有福伊特、奧爾信,汽車物流企業有安吉物流、華倫威爾森等。汽車金融、汽車美容、汽車養護等配套市場服務跟進發展,大慶汽車產業全業態發展格局初步形成。2016年,大慶汽車產業實現規上增加值41.8億元、同比增長6.1%。到2020年,大慶汽車制造業力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00億元以上、增加值200億元以上,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今年,重點推進沃爾沃S90生產線從瑞典遷建項目建設,汽車產能將由8萬輛提昇到15萬輛,達產後預計年可新增銷售收入260億元、利稅25億元。
突出生產、加工、營銷全鏈推進,壯大食品產業。抓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依托富集的農牧資源,突出龍頭企業帶動,重點引進建設兩江水稻、乳肉加工、綠色果蔬等食品加工項目。中國和以色列兩國政府間合作建設的農業合作園區落戶杜爾伯特縣,『資源+技術』的產業合作邁出重要步伐。2016年,全市綠色食品基地達670萬畝,規上食品加工企業達119家,形成年加工330萬噸玉米、100萬噸水稻、50萬頭肉牛、300萬頭生豬的能力,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實現規上增加值47.8億元、同比增長11.5%,其中食品工業完成增加值32.6億元、同比增長9.3%,農業產業化經營收入達600億元。『十三五』期間,大慶以綠色、高端、高附加值為方向,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做大做強骨乾企業,努力打造黑龍江省重要的農產品加工基地。到2020年,力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0億元以上、增加值100億元以上。
突出高新、高智、高端集成發力,壯大電子信息制造產業。搶抓中國制造2025戰略機遇,華為東北數據雲中心、國裕『創業雲+』等一批大數據、雲計算等項目建成運營。總投資620億元的映奧新一代顯示屏項目簽約落地,計劃於2020年全部建成投產,達產後可月產柔性OLED屏900萬片、透明或反射LCD屏560萬片、QLED屏560萬片,年可實現產值595億元、稅收64.5億元。未來五年,大慶將依托該項目搶佔經濟和科技制高點,延伸拓展產業鏈、價值鏈,推動半導體芯片、集成封裝、高端測試、顯示模組、觸控模組等產業鏈上下游集聚發展,打造高端電子信息制造產業集群,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昇級。通過建設信息惠民城市試點,帶動智慧農業、智慧制造、智慧服務等新業態,全力推進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及網絡服務,努力把『互聯網+』打造成為大慶經濟提質增效昇級的『新引擎』。今年,重點推進華為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華為雲計算數據中心項目建設。
突出集群、智能、綠色合力驅動,壯大新興產業。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引領,推進新業態、新技術、新商業模式加快發展,努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市場消費點、就業拉動點。以申建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為牽動,堅持用資源換項目、以項目帶產業,統籌利用地熱能、光能、風能和生物質能謀劃建設全產業鏈項目,推動油氣等傳統能源的接續和轉換。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初具雛形。2016年底,大慶生物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9.8億元。投資12億元的福瑞邦生物科技產業園研發的抗體類產品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躋身國內生物類藥品研發及產業化先進行列,為『中國智造』高端醫藥貼上新標簽。黑龍江天翼藥業有限公司建立了板藍根種植、深加工和深度研發產業體系。目前,大慶初步形成以膠囊保健品、脂微球載體制劑藥物、生物獸藥、生物農藥等為特色,中藥飲片、保健食品等138種產品共同發展的生物醫藥產業新格局,聚焦生物醫藥前沿領域,正在打造全國最大國際一流的抗體醫藥基地、全國最大的板藍根GAP認證種植加工基地和東北地區重要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未來五年,大慶新材料產業重點推進200噸PBO纖維、140萬片砷化鎵拋光片、1200萬平方米無紡布等項目建設,力爭建成產業特色明顯的國家新材料產業化基地、國內領先的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和東北地區重要的新型建材產業基地。以創建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為突破口,力爭將新能源產業打造成為推動新一輪經濟增長的重要增長板塊。
突出生產、生活、生態統籌聯動,壯大現代服務業。依托完善城市功能和良好自然生態資源,引進斯諾克國錦賽、WCBA全國女籃聯賽、國際馬拉松賽等文體賽事,組合開發特色旅游、商貿物流、電子商務、健康養老等特色產品,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加快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加快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牢固樹立兩個『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從供給端發力促進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教育等業態關聯發展,把氣候劣勢變為競爭優勢、『冷資源』變成『熱產業』。2016年,大慶現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895億元,同比增長5%。未來五年,重點實施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數據資源利用、大數據促進產業轉型昇級等10項工程,建好龍鳳濕地公園、連環湖國際旅游度假區等重點項目,支持11個重點電商產業園建設,促進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

延鋒安道拓20萬套汽車座椅項目實現規模化生產。本報記者 蘇強 攝

大慶煉化公司丙烯項目。
重聚動能加快培育新的供給主體
面對傳統動能陡然減弱的現實困難,大慶從供需兩端結合發力,堅持創新促昇級、擴量調結構,集群壯大供給主體規模,源源不絕匯聚發展新動能。
全民創業培育一批。強化政策支持、基礎建設和主體培育,充分調動各類創新創業要素,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完善創業創新平臺,構建『政策扶持+平臺服務+孵化指導+模式創新』的創業生態,組建眾創、眾包、眾扶、眾籌聯盟,引育職業經理人、創業導師,提高科技人員、大學生、農民、城鎮轉移就業職工四支隊伍創業質量,培育更多新型企業家和『小精專』企業。2016年,市本級創業專項資金由3000萬元增加到5000萬元,新建創業孵化載體33個,全市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發展到174家,各類科技創新孵化載體在孵企業1487家。兩年來,全市新注冊科技型企業1626家,新增一定規模科技型企業224家,分別佔全省新培育總數的30.1%和20.8%。
成果轉化落地一批。堅持技術邏輯與市場邏輯結合,加快梳理成果、成立公司、入駐孵化、借力資本、推動上市,建設區域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和技術市場體系,做大哈工大環境集團等產業育成平臺,組建科技型龍頭上市集團,打造更具支橕力的企業簇群。啟動設立3.03億元的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基金。2016年儲備發布科技成果3500項,新增科技型企業874家,新形成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科技型企業122家,轉化科技成果112項、同比增長12%,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740億元、佔GDP27.4%,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134家、其中收入過億元22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