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30日訊 初春時節,走進大慶石化公司廠區內,一簇簇鮮艷的迎春花競相綻放,嫩綠的小草、吐露新芽的柳枝與銀白色的管廊、塔林、湛藍的天空相映成輝,構成了一幅蒸蒸日上、和諧發展的優美畫卷。
『奉獻能源、創造和諧』在這裡化成實實在在的行動。多年來,大慶石化公司乾部員工以驕人的業績、豐碩的成果,向龍江人展示了一個國企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2016年,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35.39億元,利潤31.65億元,稅費103.7億元,全年加工原油646.19萬噸,乙烯產量跨越110萬噸大關。大慶石化公司圓滿實現了『十三五』的良好開局,為我省及地方經濟發展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2017年一季度,企業實現利潤10.02億元。生產效益節節攀昇,盈利能力躍居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煉化板塊前列,創歷史最好水平。

大慶石化向建成中國石油最具競爭力的煉化一體化企業目標邁進。
強化重點項目建設促進區域經濟繁榮
『一個企業只有不斷發展壯大,增強綜合實力,纔能為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做出更大的貢獻,纔能使廣大員工群眾的利益得到根本保障。』大慶石化公司秉承這一主導思想,充分發揮國企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骨乾作用和支橕作用,積極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切實發揮煉化一體優勢,努力向著做強、做優、做大的目標奮勇前行。
近年來,大慶石化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等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如雨後春筍般在龍江這片沃土上拔地而起、開花結果,為企業的成長壯大、城市轉型昇級夯實了發展的根基。
乙烯作為石油化工的『龍頭』,具有很強的下游拉動效應,其超長的產業鏈滲透到紡織、服裝、汽車、電子、建材等許多行業,可帶動塑料加工、石油樹脂、醫藥制劑等10餘條下游產品鏈。
2012年10月5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重點項目、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十一五』重點工程、120萬噸/年乙烯改擴建工程的龍頭項目——新建60萬噸/年乙烯裝置,順利生產出合格的乙烯和丙烯產品。它的成功投產,標志著我國首套國產化大型乙烯成套技術工業化獲得成功,結束了半個世紀以來我國乙烯技術依賴進口的歷史。同時,它對加快東北地區石化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油氣資源配置,促進大慶油田可持續發展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大慶石化煉油一次加工能力躍昇至千萬噸級。
2012年10月10日,又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日子——煉油廠再傳捷報,中國石油『十二五』期間的重點安全節能改造項目——新建600萬噸/年常減壓裝置投產開車一次成功。裝置的順利投運,使煉油廠的一次加工能力達到了1000萬噸/年,可有效滿足120萬噸/年乙烯等化工裝置對生產原料的需求,企業煉化一體化的優勢更加凸顯。
推動產業昇級,做大做強優勢主導產業。『十二五』期間,大慶石化公司的汽油脫硫、柴油加氫脫硫、裂解三、MBGA聯合裝置、全密度兩套裝置、丁辛醇、順丁橡膠二裝置及公用工程系統等多個項目相繼建成投產。這些項目的投入運行,有效提高了企業煉化一體化的生產能力,使裝置具備了更大的優化空間,大慶石化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均顯著提昇。
中流擊水,不進則退,只有發展纔是硬道理。如今,幾代人夢寐以求的『百萬噸乙烯、千萬噸煉油』的構想在大慶石化公司變成了現實。主業突出、輔業精乾、服務業完善的『一本兩翼』戰略格局已經形成,這是歷史積淀與時代發展的結晶,更是大慶石化50多年發展的延續,企業前進的腳步更加鏗鏘有力。

員工正在檢查塑料顆粒產品質量。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共建美麗宜居家園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碧水藍天。』
在企業深化改革大發展的進程中,大慶石化公司時刻牢記自己的社會責任與使命,堅持『以人為本、綠色發展』理念,牢牢守住安全環保這條『紅線』,為大慶地區百姓交上了一份份滿意合格的成績單。
一年之計在於春,奮發圖強正當時。4月13日,在煉油廠污水提標項目現場內,到處是一派緊張繁忙的勞動場景,工人們正在搶前抓早,快馬加鞭趕工期。
『2月末,我們就開始了復工建設,目前,已完成了工程量的75%,預計5月30日中交。』煉油廠污水車間主任趙文輝介紹,此項目主要是處理煉油廠生產裝置及輔助設施排出的含油污水和生活污水,項目建成後,污水處理出水水質指標COD將小於或等於50毫克/昇,對改善地區自然生態環境,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