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日訊(記者 王春穎 楊帆)『報告指出,「發展現代農業是振興發展的重要內容」,並提出「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兩大平原改革試驗為抓手,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雙鴨山市寶清縣縣委書記王國強代表表示,這既指出了現代農業在龍江振興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更指明了全省現代農業的發展目標。雙鴨山市寶清縣將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實現『優一接二連三』。

王國強代表。
王國強說,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農業結構,提高有效供給,充分遵循市場規律和消費導向,什麼能掙錢引導農民種植什麼,什麼效益好就支持群眾發展什麼,加快實現『優一產、接二產、連三產』,從而推動農業從規模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王國強介紹說,近年來,雙鴨山市寶清縣緊緊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種植結構調整,不斷擴大市場前景好、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綠色有機米、硬質玉米、鮮食玉米、非轉基因大豆和雜糧雜豆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提昇農產品品質,寶清縣以『真綠』、『三減』和『互聯網+農業』高標准示范基地為引領,建設了富硒水稻、鮮食玉米、優質大豆和紅小豆種植基地18個12.7萬畝,特別是依托得天獨厚、不可復制的富硒資源優勢,加快發展富硒產業。推進產業鏈延伸,積極推進『糧頭食尾』、『農頭工尾』項目,實現全縣及周邊區域農產品就地轉化昇值,推動一產向二三產業融合。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力爭用3至5年時間,使北方水稻科技研發中心項目成為在全國水稻科技研發和技術推廣方面有重大影響的科研平臺,將寶清縣建設成為『北方稻種』供應基地,實現從賣原糧到賣種子的重大變革。
王國強說,寶清縣將深入學習貫徹這次會議精神,按照報告提出的思路和要求,堅持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農業轉方式、調結構,做大富硒產業,做強林下經濟,快速補齊畜牧業這塊短板,紮實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確保農業提質增效、農民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