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4日訊 呼蘭區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體系和體制創新,推進農民創業創新,培育『三農』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推動轉型發展,拓展『三農』工作提質增效,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據了解,呼蘭區全力解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問題,做好產加銷銜接,調整農村產業和產品結構,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種植結構上,調減傳統作物,實施優勢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行動。今年,全區調減玉米面積25萬畝,玉米種植面積縮減至143萬畝以下,擴大水稻、大豆、雜糧、蔬菜等優勢作物面積,抓住『北菜南銷』試點契機,推進蔬菜產業發展,全區蔬菜種植面積將突破30萬畝;發展規模養殖,著力發展壯大『兩牛一豬』規模養殖項目,新改擴建標准化、規模化牧場(小區)20個,重點推進偉嘉集團百萬生豬和俯泉牛肉、天源肉牛、大羅灣肉豬、石人肉豬等大型養殖園區項目;推進一三產業嫁接融合,培育農村新業態,發展休閑農莊,『農家樂』鄉村游,開發鄉村休閑度假產品;突出發展綠色生產,全區綠色農產品認證面積力爭發展到13.05萬畝。加快農產品質量檢測基礎建設,完善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建設。加大投入食品監管、風險評估檢測和專項整治行動力度,力爭農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8%以上。
同時,呼蘭區積極推進農民創新創業,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全區開展創新創業培訓示范,扶持引導農民自主創新創業,以村兩委成員、具有創業基礎的種養大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層為對象,大力開展農民創業培訓,提昇農民創業本領。今年全區將培訓創業型農民1000人次,樹立10個農民創業典型。促進農民合作創業,實施農民創業三年行動方案,鼓勵引導農民以專業合作社為平臺,開發農業農村各類要素資源,重點在設施農業、規模種養業、民俗工藝產業、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等領域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創新創業。探索農民眾籌創業,借助腰堡街道『月亮灣關東小鎮』項目建設契機,引入眾籌理念,組織農民群眾通過股份合作方式,發展特色小吃、農產品手工作坊、民俗客棧等鄉村旅游產業。支持興利米制品、大用合作社、地鑫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具備市場開拓能力的農業企業、規模合作社結對子,搞好品牌授權和產銷合作,解決農民創業的後顧之懮。
『三農』資源的開拓和發展,為解決貧困創造了條件。呼蘭區今年底將解決最後8463名貧困人口的攻堅任務。全區各鄉鎮、有關街道黨政主要領導逐戶親自研究脫貧措施,精准施策,區鄉村三級落實部門包保幫扶、黨員乾部結對子幫扶和行業扶貧。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進行社保兜底工作,加快推進農村低保與扶貧政策在對象、標准、管理等方面的有效銜接,真正做到低保救助應保盡保。同時,加大督導追責力度,區農林畜牧局嚴格執行督查巡查和脫貧監督考核制度,一經發現問題及時介入,跟蹤處理。健全失血救助防控機制,防止脫貧人口因災因病因學返貧,確保貧困人口退得准、退得穩、不返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