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8日訊 昔日農家做飯的柴禾,如果經過機器轉化直接變成肥料、飼料等,不但能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還能提高其社會效益。
日前,大慶市發布《大慶市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提出了大慶市要不斷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加大秸稈焚燒污染的防控力度,這一規劃將顯著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
《規劃》提出,大慶市要不斷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加大秸稈焚燒污染的防控力度。制定秸稈綜合利用優惠政策,加快開發以秸稈、稻殼等農作廢棄物為主要原料的生物質燃料、肥料、飼料新技術,大力推廣秸稈『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工業原料化、食用菌基料化』的綜合利用,建立秸稈綜合利用示范工程。
據了解,目前大慶市的秸稈綜合利用率已超過7成,但仍有很大一部分秸稈資源被浪費。通過建立秸稈綜合利用示范工程,將逐步調整農村能源結構,促進農民生產生活方式轉變。
另外,大慶市將做好郊區和農村秸稈禁燒污染防治工作,加大秸稈焚燒污染的防控力度,減少因秸稈焚燒引起的大氣污染。
責任編輯:劉博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