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冰城特警『拆彈專家』:曾無防護驚心拆除超市『炸彈』
2017-05-10 09:45: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包海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10日訊(記者 包海多) 近日,一部反映排爆警察主題影片《拆彈專家》在哈爾濱市各大影院上映,讓人們更加關注這個神秘又危險的職業。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一支常與死神過招的隊伍——巡特警支隊排爆安檢大隊,隊長李建濤可謂冰城特警中的『拆彈專家』。

2011年某一涉爆現場,特警拆除爆炸裝置。

  無防護驚心拆除超市炸彈

  在人們的印象中,拆彈似乎就是電影、電視中糾結剪藍線還是紅線的橋段,真實情況並非如此。從事排爆9年多,親手拆除過500多發廢舊炮彈,參與40多起涉爆案件偵破的李建濤告訴記者,要想安全拆彈,先得弄清裝置的原理,現在的爆炸裝置特別多,一些開關極為敏感,有可能不管剪哪條線它都會爆。

  2008年8月,哈爾濱市某超市發現一個疑似爆炸物,並在旁邊發現一張紙條和手機卡一張,紙條上稱:"我三人十年攢了點TNT,現要六十萬舊幣,我們也不希望國家某大型體育賽事期間出什麼事情。"接到警情後,李建濤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在沒有時間穿排爆服的情況下,根據經驗和現場情況,先在距離爆炸物5米處對爆炸物放置乾擾儀,實施全頻乾擾,防止遙控起爆,再使用非線性節點探測器近距離對爆炸物進行檢查處置。23時57分,經過一個小時左右的工作,爆炸裝置被安全拆除。警方隨後將嫌疑人抓獲。

身穿排爆服的李建濤。

  穿排爆服也不能保證留全屍

  接到任務時,不論酷暑嚴寒,排爆警察一般會穿上排爆服。胸前掛著鋼板,頭上頂著鋼盔,穿上這套重達36斤的裝備,隊員們猶如太空人般舉步維艱,而眼前的爆炸裝置又要求他們動作精准輕快。

  2015年4月2日12時,哈爾濱市南崗區一派出所轄區內發現一爆炸物,李建濤立即帶隊趕赴現場近距離觀察爆炸物,發現該爆炸物為直燃式爆炸裝置,由9個禮花彈、50個麻雷子捆綁後用黑色塑料袋包裹,用鞭炮藥捻引爆,並與4瓶350ml醫用酒精一起放在紅色紙兜內,部分禮花藥散落在爆炸物上,藥量不小,爆炸威力極大。李建濤先將爆炸物移至空曠處,使用非線性節點探測器檢測可疑爆炸物內有無電子元件,確定爆炸物性質,並憑借多年從事排爆工作的經驗,使用排爆工具組無磁工具,將爆炸物成功分解。

  分解後,經初步鑒定該爆炸物黑火藥藥量約為2公斤,一旦引起爆炸,將危及半徑5米范圍內人員生命安全,爆炸衝擊波會使建築物玻璃粉碎,外牆損壞。排爆人員穿排爆服在爆炸物1米處也會被炸飛。

  李建濤說,現在絕大多數爆炸物都遠遠超過排爆服的抗爆能力。穿上它不見得能保命,只不過能讓人不被炸得太碎,盡量留個全屍而已。

  心中有敬畏頭腦纔冷靜

  2008年哈爾濱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要成立排爆安檢大隊,可以自願報名,李建濤報名了。『當時我是特警,沒接觸過排爆這個領域,雙子座的嘛,對新奇的東西感興趣。』李建濤說,當年省內唯一的排爆專家許義被任命為排爆安檢大隊的大隊長,這些隊員都是許大隊一手帶起來的。

  『我們在案件中處置的炸彈全是嫌疑人自制的,非制式的,可以說每個炸彈的成分、顏色甚至氣味都不一樣,都是嫌疑人想怎麼設計就怎麼設計的,所以拆除的難度極其大。排爆這個事是個綜合學科,需要經驗+ 知識儲備+ 膽量。』李建濤告訴記者,他們這行需要了解化學,懂得炸彈的性質;需要知道機械制造,明白各種管道是怎麼與炸藥連接的;應該懂點電器知識,會看各種電線的回路。平時隊員就自己制造點小劑量的炸彈互相『拆著玩』積累經驗。每年,國際、國內各種排爆交流會都去參加,因為那裡會看到更多不同結構和成分的炸彈。每當有關於『炸彈』的新聞,一般人都關注有沒有人受傷,誰乾的,而李建濤專門看炸彈類型,琢磨自己要是在現場能不能順利拆除。

聲控起爆裝置的拆除現場。

  『我們這個職業需要勇氣,但最怕那種啥也不怕的人,入隊第一課我就一定會跟新隊員說,心中要有「敬畏',這樣纔能淡定、從容。說實話,每次接到任務在去的路上我都會害怕,因為每個任務都是不可預料的結果。我會給愛人打個電話,但只說是出勤,從不說任務的性質,回來也不細說。我的工資卡密碼、手機密碼什麼的都是早就告訴愛人了的,因為不知道每次能不能回得來。我們出勤的原則是「最小接近',就是說能去一個人,不去兩個人,就為了減少損失。隊裡的規矩——現場誰官兒最大誰上,我是大隊長,所以只要我在,就絕不讓別人去。』

  談到《拆彈專家》這部電影的觀感,李建濤認為,『電影難免有誇張的成分,但主演劉德華肯定是跟香港警隊排爆專家有過切磋的,基本是按照我們這個行業的路子來的,很真實。電影中有一段問劉德華為什麼選擇這個職業,他回答是「上帝眷顧了他」,當時我就在問自己,我為什麼選這個專業。腦袋裡直接冒出來的答案就是:因為我是警察。』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總有一種感動讓我們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