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 三論學習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
2017-05-12 07:37: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黑龍江日報評論員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經濟不發展,一切都無從談起。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在新形勢下推動振興發展,必須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學習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要動員和組織全省人民迅速投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的主戰場,投身到奮力走出全面振興發展新路子的實踐中去,把紮實抓好經濟穩增長作為振興發展的頭等大事,以經濟建設的豐碩成果築牢振興發展的堅實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我省發展歷程也深刻啟示我們,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實體經濟,聚焦中心發力,實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當前,龍江振興發展面臨難得的時與勢,中央實施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密集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重大政策措施,為振興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我們必須把握機遇、深入落實,在全局上謀勢,關鍵處落子,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方面付出努力、有所作為。

  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轉方式調結構是重中之重。要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經濟發展的主線,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把著力優化產業結構作為轉方式調結構重點,一產抓特色、二產抓提昇、三產抓拓展。要著力做好『三篇大文章』,改造昇級『老字號』,鞏固壯大傳統優勢產業;深度開發『原字號』,推動傳統優勢產業鏈條向下游延伸;培育壯大『新字號』,發展新產業新產品。要以創新引領轉方式調結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鼓勵創新創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良醫將治之,必究病所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產業結構偏重、民營經濟偏弱、創新人纔偏少『三偏』問題,是制約黑龍江發展的主要因素。總書記的『把脈施藥』,是振興發展的『金鑰匙』,為今後工作找到了切入點、關鍵處。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對『三偏』問題,一一制定破解方案,明確提出了構建以先進裝備制造業、資源精深加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支橕的現代產業新體系;著力發展壯大非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著力創新人纔發展體制機制,堅持思想再解放、政策再放開,吸引更多人纔為振興發展服務。只要我們始終堅持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就一定能夠持續激發內生動力,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

  黑龍江作為偉大祖國北大門,肩負保障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的重大責任,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更要集中精力在這些方面綿綿用力、紮實推進。

  要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內容,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使振興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以打造『兩座金山銀山』為抓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使黑龍江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以優化布局為抓手促進區域統籌協調發展,在協調發展中拓寬空間,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後勁,努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全面振興發展新路子。

  萬丈高樓平地起。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振興發展是一項宏偉的工程,如果經濟基礎不牢固,再壯觀的工程也無從建起,如果經濟不發展,再美好的藍圖也無法實現。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就是對接振興發展藍圖的施工圖,找准振興發展的著力點,打好發展組合拳,發揮政策措施綜合效應,朝著既定目標紮紮實實向前走。只要我們拿出不畏浮雲遮望眼的勇氣,堅定風物長宜放眼量的魄力,集中精力抓經濟,群策群力謀發展,就一定能全面提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推動振興發展實現新跨越。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學習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