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6日訊 日前,記者從大慶市金融辦獲悉,一季度我市落實再貸款、再貼現、扶貧、創業等各項信貸政策,不斷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截至3月末,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2294億元,環比增加2.4億元,同比增加52億元、增速2.3%;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014億元,環比增加28.9億元,同比增加45.2億元、增速4.7%。此外,我市各金融機構不斷加快涉農金融產品創新,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中小微金融產品和服務呈多樣化
大慶市各金融機構放貸規模不斷增大。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全市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014億元,同比增加45.2億元。這其中很大一部分貸款額度流向了中小微企業。
據了解,為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目前,大慶市金融機構向中小微企業提供的金融服務和產品呈現多樣化。
據不完全統計,各金融機構推出的中小微企業金融產品有20多種,而且產品越來越多樣化和細化,越來越有針對性。
作為地方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微企業對大慶市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為中小微企業『輸血』,幫助他們發展壯大,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隨著國家不斷加強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大慶市各金融機構也不斷將自己的信貸資源向中小微企業傾斜。一些銀行還把自己的扶持重點放在了中小微企業上,專門成立中小微企業服務中心,並通過簡化貸款流程、加強金融產品創新,為中小微企業發展添動力。
這一系列舉措,讓大慶市中小微企業貸款在全部貸款中的佔比不斷增長。
銀行加快涉農金融產品創新
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我市各銀行主動順應農業新變化、新階段、新特征、新要求,結合縣區實際,積極加快涉農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在林甸縣、杜爾伯特這兩個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縣,完善風險補償基金、交易流轉平臺等配套措施,涉農銀行機構加快復制推廣『兩權』抵押貸款模式。截至3月末,全市涉農銀行機構已投放備春耕貸款超過10億元,有效滿足了農業經營主體承包土地、購買農資等資金需求,為春耕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在創新涉農金融產品上,為滿足縣區農業經營主體多元化資金需求,農商銀行積極探索推出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大型農機具、糧補折和農業訂單等多種抵(質)押貸款品種。林甸農商行和杜蒙農商行創新推出『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登記+第三方保證+農房保險』貸款模式,有效盤活農戶沈睡資產;肇源農商行推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土地流轉合同+四方協議+公示+(公證)』貸款模式,對普通農戶和種植專業大戶進行重點支持。年初以來,全市銀行機構已累計發放創新農貸1.7億元,滿足農業經營主體資金需求。
調整金融資源重點配置方向
構建適應轉型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是大慶市金融工作的首要任務。
近年來,市金融辦從金融角度發力,降低『兩高一低』、『僵屍企業』、產能過剩行業和夕陽產業的金融資源佔用,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
不斷調整銀行信貸、政策性擔保、保險保障等金融資源重點配置方向,利用好政策改造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重點支持既有需求增長空間又有供給優勢的食品加工業、裝備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產業,主動為實體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昇級提供高效的融資保障,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