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國際博物館日』的夏天『打開方式』 『哈爾濱的故宮』等科普游熱襲龍江
2017-05-18 14:17: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許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18日訊(記者 許諾)2017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是第41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天,全省各地的博物館都舉辦宣傳和紀念活動,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市民及游客赴博物館來一場科普游的熱情正在不斷高漲。

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

黑龍江省博物館舉辦現場文物鑒定、諮詢活動。

  據黑龍江省文化廳博物館處張國田介紹,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設立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全省各級博物館以常規的形式廣泛開展包含展覽、講座、鑒定等系列活動,更加積極地行使並充分發揮其社會和教育職能。各級博物館不僅要收藏、保護、研究,還要向公眾進行展示,讓博物館真正『活』起來,體現其應有的文化與教育價值。

  黑龍江省博物館作為大家族中的一員,准備了諮詢、鑒定等活動慶祝『博物館日』到來。現場的小志願者發傳單,並向同齡的小伙伴們講解館內的『寶貝』。『以前學校組織孩子們參加博物館,但孩子們大多都有「到此一游」的心態,拍拍照片,寫觀後感就完事了。今天孩子們一起融入到了博物館的宣傳工作,感受文物的價值和中國文化的魅力。』

  據統計,2017年,省博物館參觀人次預計達到120萬,形成翻倍增長的趨勢;東北烈士紀念館、東北抗聯博物館、中共黑龍江歷史紀念館預計今年接待觀眾近百萬人次,同比增長3.23%。游客群體從在校小學生到老年人,覆蓋各個年齡層。

  省民族博物館以其獨特的東方建築風格,雄偉壯觀的氣勢,被稱為『哈爾濱的故宮』。館內陳列黑龍江少數民族文物、孔子聖跡展覽。現有藏品2000餘件,涵蓋了滿、蒙、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赫哲、錫伯、朝鮮、柯爾克孜、回等十個少數民族,是我國第一家省級專業性民族博物館。定期舉辦以東北特色的多民族風情為主題的系列展覽,展示各個少數民族的優秀文化,從年初截至目前,吸引了市民及游客7萬人次,不僅有熱愛民族文物和歷史的游客,輝宏的建築更引來了大批攝影愛好者們的一覽北方民族的風采。

  南崗博物館在『博物館日』期間舉辦了『哈爾濱城市記憶——抗戰十四年中的人物與建築』專題展,共同追尋在抗戰十四年的烽火歲月裡,抗聯將領、文化戰士、隱蔽戰線的英雄在哈爾濱——這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中留下的英勇斗爭的紅色記憶。

  省藝術博物館成為『新晉』最受游客喜愛的博物館,館內通過實物、圖片、影像和文字等形式把所邀請的明星的成長經歷和藝術成就進行展出,讓觀眾在這個展廳讀到看到聽到明星的人生經歷和精彩故事。同時,每月舉辦『每月一星』系列活動讓廣大市民與黑龍江走出去的明星近距離接觸,在領略明星藝術風采和感受明星成長的快樂與苦惱的同時,加深觀眾特別是青年學生對藝術的理解和追求。

  一名游客告訴記者,博物館在年輕人心目中總是特別肅穆高冷,和他們有著距離感。博物館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近年來,隨著博物館舉辦的『親民』的活動,更滿足了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帶領游客在歷史長河中徜徉,年輕的游客也似乎找到了博物館的全新『打開方式』。

  記者還從七臺河市博物館了解到,七臺河市博物館以『博物館與有爭議的歷史,博物館講述難以言說的歷史』為主題,組織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系列宣傳活動,搭建博物館與觀眾溝通與互動的平臺,通過室外電子屏、大屏幕滾動播放宣傳標語,並懸掛條幅進行宣傳,讓市民們在上班、散步、健身的同時提高了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還舉辦了『七臺河市博物館紀念5·18國際博物館日暨馮建民師生書畫作品展』,旨在讓更多的人走出家門到博物館參觀學習,增強公眾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