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春市職工創新大會暨優秀技術創新成果展。王帝元 攝
不僅如此,劉國中還介紹,吉林通過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培育了一批新經濟、新業態,產業結構調的整為令吉林持續收益。數據顯示,一季度,吉林全省GDP為2683.43億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27.36億元,增長2.8%;第二產業增加值1453.79億元,增長4.8%;第三產業增加值1102.28億元,增長8.1%。穩健的開局以及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帶來的良性循環,給吉林和外界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三『業』齊飛,百姓得利 黑龍江增速創近年最高
一年之計在於春。剛一開春,黑龍江松花江農場水稻種植戶李維利就在合作社蟹稻田裡開始了忙碌。李維利去年種了80畝蟹稻,以高出普通水稻3、4倍的價格賣出,今年還打算繼續擴大蟹稻的種植規模。
數據顯示,一季度,黑龍江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72.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1%,增幅同比提高2.0個百分點。其中,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增加值增幅均比上年同期有所提高,分別提高3.4、0.7和2.1個百分點。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一季度黑龍江省農民創業人數111.2萬人,創業收入149.6億元,同比增長43.9%和39.2%。
『農業的效率提高和質量優化帶動了黑龍江的經濟發展。』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吳艷玲副教授直言,農地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實現了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同時,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同時,非糧農業,如中草藥種植和養殖業發展,既提高了農戶收入,也解決了農地流轉後農民的就業安置問題。

中車齊齊哈爾公司工人在車間對X70型集裝箱平車底架進行焊接作業。汪曉濤 攝
除了農業,黑龍江在工業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一季度黑龍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2294.0億元,增長14.0%,高於上年同期22.5個百分點。在全省重點監測的產品中,產量增幅超過10%的有13種,超過30%的有8種。其中,石墨及碳素制品增長最快,產量比上年同期增長65.3%。鋼材、粗鋼、汽車和焦炭產量增幅較高,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59.0%、39.7%、36.1%和34.6%。
對此,吳艷玲分析,裝備、能源、石化等傳統產業在黑龍江比重大,是黑龍江的既有優勢。黑龍江借助國有企業重組契機,把技術創新與機制創新相結合,把存量資源轉化為增量動力,實現傳統產業的改造昇級,為經濟注入了活力。『培育新興產業纔是破圍之法。』吳艷玲說。
第三產業中,黑龍江的特色旅游業表現依舊搶眼。據統計,今年春節,黑龍江接待國內外游客超過1000萬人次,旅游收入超過120億元。哈爾濱市統計局局長劉彪表示:『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六成,冰雪旅游已經成為抵御經濟下行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