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眾在哈爾濱大劇院內領取演出宣傳冊。
正如同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每個城市也有自己的氣質。這種獨特的個性或許源於歷史的積淀,抑或來自後天的生長,卻都能在與城市的互動中,被明晰地感受到。市民的生活方式、濃郁的建築風情、各式的公共設施,都是城市的語言。我們將循著城市的肌理,為您講述不同城市獨一無二的文化氣質。
——編者
直到首演當天,黑龍江省歌舞劇院歌劇團副團長王文的心依然懸著——由歌劇團為哈爾濱量身定做、由他擔任藝術總監的《中外聲樂作品音樂會》即將在哈爾濱市老會堂音樂廳上演,雖然《烏蘇裡船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茶花女》等曲目都不冷門,但他不知道,最終能來多少觀眾。
演出開始前,他路過售票廳,驚喜地發現所有價位的門票早已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被搶購一空,現場還有許多沒買到票的觀眾圍在售票處詢問。他當即決定,再增加40個座位。片刻工夫,加座也賣完了。『以後我們每周都會有演出,請大家下周再來!』說完,王文步入音樂廳,現場座無虛席。
市民:想看的演出能看到,文化生活很豐富
從首場演出到現在,這個每周末都上演的音樂會場場爆滿,吸引無數市民前來欣賞。『每場演出我都參加了,一場比一場有信心,因為我能感受到臺下觀眾的熱情。對於演員來說,觀眾的認可是最大的鼓勵。』黑龍江省歌舞劇院青年演員王曉帆說。
在哈爾濱,像音樂會這樣的文化活動不在少數。不久前,黑龍江省文化廳策劃組織了2017年全省夏季駐場演出活動,從5月1日—10月31日,6個月中,全省總演出場次將達到5000餘場,創歷史新高。活動在以往專注於哈爾濱『迷人夏都』系列駐場演出活動的基礎上,將演出門類擴大到交響樂、民樂、冰上雜技、戲曲、話劇、音樂劇、兒童劇、歌舞、曲藝等各類藝術形式。
28歲的張鳳雷在政府部門工作,周末閑暇,他和妻子常常會去聽場音樂會、看場話劇,『我們都是公務員,平時工作比較忙,看演出能夠放松心情。』張鳳雷覺得,自己想看的演出幾乎都能看到,大家的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
高頻率、高質量的藝術作品,讓整座城市充滿了濃厚的藝術氣息,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這裡生活。『哈爾濱是一座非常有魅力的城市』,大學畢業後,方飛選擇留在這裡,『我喜歡去斯大林公園聽當地的老人們拉手風琴,在哈爾濱音樂廳的音樂大講堂裡聽大師講藝術歷史的變遷。這裡有一片藝術土壤,能讓內心很飽滿。』
演出者:音樂可以作為哈爾濱的名片遞給全世界
工作日裡,唐宏波是黑龍江省商業醫院的醫生,周末晚上,他是舞臺上的男高音歌者。
從2005年加入省歌劇院的業餘歌唱團隊開始,10多年來,唐宏波幾乎一直過著『白天上班,晚上排練』的生活,如今已經出演過《茶花女》《卡門》等經典劇目。『雖然經常感到時間不夠,但我沒想過放棄,歌劇讓我越來越熱愛生活。』
在哈爾濱,像唐宏波這樣利用業餘時間投身音樂的人不在少數。人們對藝術的熱愛,來自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的熏陶。
作為一座近代新興城市,因地緣政治和經濟的關系,100年前,來自40餘個國家的近20萬僑民匯聚哈爾濱,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各自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帶進這裡,哈爾濱如同廣闊的海洋,接納了世界多種文化。在這座受著外來影響的典型的移民城市裡,能夠生存並能夠延續下來的是中西方文化中的精粹。在長期受到這種中西方文化的熏染和生活於異國情調的街道上,良好的人文氣息和文化氛圍形成了哈爾濱人的文化基調。早在1906年,俄羅斯的古典戲劇就在哈爾濱登臺表演,1908年,中國第一支交響樂團在此誕生,2010年,哈爾濱獲得了聯合國授予的『音樂之城』榮譽稱號。
『大家的生活品位不斷提昇,願我們哈爾濱成為名副其實的音樂之城,這份對藝術的追求,我將堅守一生。』唐宏波說。
在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院長、歌劇表演藝術家金曼看來,哈爾濱是一座具有鮮明文化特征的城市,『這裡的人好像天生就有熱愛音樂的基因,我在哈爾濱演出,臺下的觀眾不是單純地捧場,而是認真地與我進行眼神、精神上的交流。觀眾席裡的熱情與認真,比在其他城市演出時感受到的都強烈。音樂可以作為哈爾濱的名片遞給全世界,其他城市卻很難做到。』
管理者:濃厚的藝術氛圍,也是新的經濟增長點
藝術對於哈爾濱來說不僅凝結著歷史,也連接著未來。生活方式因藝術而豐富多彩,經濟發展因藝術而迸發活力,城市因藝術而獨具魅力。
今年3月,黑龍江省政府、哈爾濱市政府聯合召開哈爾濱『音樂之城』建設工作會議,強調要借助哈爾濱在音樂藝術方面的歷史文化傳統,進一步提昇藝術水准,營造藝術氛圍,為帶動全省旅游文化時尚產業融合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在北上廣能看到的戲,在哈爾濱能看到,在北上廣看不到的,在哈爾濱也能看到,而且票價更便宜。』這是哈爾濱大劇院院長錢程的承諾。事實確實如此——去年10月,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版歌劇《戰爭與和平》在哈爾濱大劇院獨家上演,也是亞洲首演,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拉杆箱觀眾』因話劇而結識哈爾濱、愛上哈爾濱。
這座去年3月開業運營的大劇院,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邀請了2000多位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家,上演了《圖蘭朵》《大河之舞》《戰馬》等數百場經典劇目,為市民帶來了無盡的藝術享受,也為城市的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為了看劇而購買機票、預訂周邊的酒店,這些都是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還能帶動就業,這不僅僅是文化產業的發展,更是老工業基地城市轉型的好機遇。』錢程說,『在德國和波蘭,有許多老工業城市,通過科技創新或文化創新,成功轉型。』
『按照黑龍江省政府關於推動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有關要求,省文化廳於2014年策劃啟動了哈爾濱「迷人夏都」和「歡樂冰城」夏、冬兩季駐場演出活動,有力提昇了哈爾濱文化氛圍。幾年來,演出場次、演出內容逐年增加,演出范圍不斷擴展,在今年3月份結束的2016—2017年度冬季駐場演出活動中,全省總演出場次達1850餘場,冬季的文化藝術氛圍空前活躍,使黑龍江寂寞寒冷的冬季熱了起來,火了起來,有力助推了冰雪經濟的發展。』黑龍江省文化廳巡視員綦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