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深度評論:《歡樂頌2》一場持續關照現實的"冒險"
2017-05-29 10:18:10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有一種說法是,近日來開播的電視劇《歡樂頌2》隨便拎一集出來,都是一個社會話題。

  以某大V公眾號為例,5月15日至22日的推送內容與《歡樂頌2》相關的就有:《做人應該學學邱瑩瑩》《樊勝美:誰的成長不帶點傷?》《如何評價應勤的處女情結?》《曲筱綃這樣的朋友值不值得交?》,且每篇的閱讀量都能破萬。

  特別是,近日劇中播出的內容:應勤無意中得知女友邱瑩瑩不是處女後憤然離場決意分手,其所涉及的『處女情結』,引發觀眾對婚戀態度的深入思考,『婚前性行為』、『處女情結』、『性道德』、『貞操觀』等話題迅速成為各界討論熱點。

  《歡樂頌》系列作為現實題材都市生活劇,蘊含於劇情之中的對當下社會熱點以及現實生活的探討,無疑讓這部電視劇備受關注。《歡樂頌2》即便槽點不少、口碑有所下滑,仍是火遍全網持續收視霸榜。一份業內數據顯示,該劇上映13天網播量就累計68億排名第一,收視數據方面同樣排名衛視第一。

  《歡樂頌2》承接《歡樂頌》第一部,主人公依舊是住在歡樂頌小區22樓的5位姑娘,她們代表著社會中五種類型家庭以及與之對應的階層方面。她們在同一座城市、同一樓層生活,有著各自的工作與感情世界,每個人的故事脈絡清晰且區分明確。

  觀眾如此癡迷追劇,必是發現了其中的『自己』,總有一段故事、一個情節引發共鳴,不由喟嘆,『我也是這樣的啊』。

  青年作家斑馬就說,『歡樂頌五美之所以受歡迎,因為她們就像是一面多棱鏡,每個人都能從鏡中看到熟悉的身影:可能是同事,可能是親人,可能是身邊的閨蜜,也可能就是你自己。那些看似荒誕的劇情,有時恰恰是我們生活的日常。』

  鑒於本劇的主人公是5位女性,《歡樂頌》系列有一個標簽就是『國產女性劇』。在此之前,劇情設置上,國產女性劇主要聚焦3個方向:一是暗藏心機的傳統宮斗,如《甄嬛傳》《羋月傳》;二是婆媳、家庭或夫妻關系,如《雙面膠》《媳婦的美好時代》;三是個人職場奮斗,如《我是杜拉拉》。在角色設置上,國產女性劇總是難逃『媳婦』、『前妻』、『剩女』等類型化角色。

  我國電視劇的制作量、播出量和收視人群早已穩居世界第一,從眾多電視劇作品中,《歡樂頌》到《歡樂頌2》能脫穎而出,一直延續熱度,成為現象級的電視劇,自然是跳出了此前女性劇的窠臼,有了全新的劇情和角色設置。

  『這是一次冒險。』該劇制作人侯鴻亮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歡樂頌》有兩個方向的冒險。『一是在創作上違背了集中矛盾、集中人物、集中線索的一般創作規律,二是對當下中國人日常觀念的一次挑戰。』

  實際上,文藝作品是反映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文藝作品的創作與接受也從來不是『真空地帶』。而圍繞劇中人物塑造和價值觀的討論,映射的恰恰是社會轉型期之下各種利益裹挾雜糅、價值取向多元的現實。《歡樂頌》做的嘗試就是,通過電視劇,促成各種訴求彌合分裂、達成和解。

  《歡樂頌2》依舊在做著這樣的嘗試與冒險。口碑走低、豆瓣評分下滑,那是因為對現實關照未達到觀眾的期待罷了。而這正是『冒險』者必須付出的代價與必須持有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