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5日訊 全省首推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全省率先實施『區街一體化』街道體制機制改革、借鑒國內先進地區經驗設立『功能區』實行市場化的運營模式……今年以來,哈爾濱新區松北高新技術片區圍繞『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前後接續,梯次推進各項改革,切實發揮國家級新區先行先試的引領和帶動作用,不斷為全省、哈爾濱市改革創新發展創造新經驗、作出新示范。
讓『放』的效果持續顯現,讓『管』的制度更加健全,讓『服』的體系更加完善。在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過程中,哈爾濱新區松北高新技術片區堅持在放權上求實效,在監管上求創新,在服務上求提昇,充分釋放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改革支橕發展的動力作用正在逐步顯現。
管理體制扁平化 服務百姓更高效
3月6日,松北區松安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這標志著哈爾濱新區松北高新技術片區『區街一體化』改革全面展開。何為『區街一體化』?松北區松安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劉瑤向記者闡釋:按照新區職能定位,『區街一體化』改革將原省、市、區、街(鎮)四級政府四級管理體制,通過縱向壓縮管理層級,調整為哈爾濱新區政府和街道辦事處(鎮政府)兩級政府兩級管理的行政管理體制。新區黨委、政府主要承擔省、市賦予新區的開發建設和宏觀管理職能及原松北區政府部分管理職能;新區街道實行『區街一體化』扁平管理體制,承擔區級機關的大部分社會管理和服務職能及街道辦事處職能,強化城市管理、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社區建設等職責,賦予街道辦事處一定審批和執法職權。『區街一體化』包括在街道職能上進行重新定位、重新設置街道辦事處機構、制定相關配套改革措施、建設『互聯網+辦事服務』平臺等四項改革,具有求新、創優、務實的明顯特點。
據悉,2016年10月,按照中央『放管服』要求和新區開發建設總體布局,哈爾濱市政府批復松北區從原來的五個鄉鎮中拿出三個鄉鎮拆分為七個街道辦事處,加上原有的兩個鄉鎮,實行『7+2』一體化管理模式。『松安街道辦事處就是從原來的松北鎮拆分出來的,原來松北鎮管轄范圍上百平方公裡,現在拆分成松北、松安、松祥三個街道辦事處,可以使管理更加精細,也更利於承接區裡下放的權限。』劉瑤說,目前,原來區級的1073項行政權力和39項公共服務事項已下放到街道辦事處。
『「區街一體化」實現了管理職能集成化,化解了目前街道普遍存在的「有責無權」的痛點,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全域全職能管理。
同時對群眾和社會廣泛關注的城管、質監、食藥監和安全生產等行業行政權力的下放,將大力提昇環境秩序治理力度和成效,而公共服務事項的下放,也將為百姓和企業安居樂業提供更多的保障。』劉瑤告訴記者,『「區街一體化」街道體制機制改革目前在國內還是新事物,沒有可以借鑒的樣板,我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為了保證街道體制機制改革各項工作順利進行,他們多次組織辦事處人員到區裡和市裡的相關部門學習,對接工作流程,以確保下放的事項『接得住』。同時,重新設置街道辦事處機構,將街道辦事處的內設機構由常規的8個壓縮為5個,減少內部運行環節,提高內部運行效率,並成立了社會公共事務中心和網格化中心,以便更靈活地服務轄區企業和百姓。
『「區街一體化」改革的最終目的是改善民生、服務百姓,通過轉變政府職能,建立起與居民群眾期待要求相符合的基層社會管理體制。』劉瑤說,辦事處還設立了辦事服務大廳,只要辦事處有的權限,就要做到在服務大廳裡一站辦結,真正讓改革成果惠及百姓。
在各辦事處緊鑼密鼓對接的同時,松北區政府也積極進行頂層設計,采取『區屬街管』的模式向街道派駐執法機構,按照『費隨事走』的原則,在下放行政權力的同時,同步按比例下撥業務經費,保障街道辦事處開展工作的能力。5月5日,松北區行政執法局調配10人成立執法大隊進駐松安街道辦事處,同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也調配5人到街道辦事處,實現了承接工作的『無縫』銜接。
一枚公章管審批 簡政放權再提速
5月26日,哈爾濱松北區高新區(哈爾濱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試運行階段啟動工作會議召開,這標志著哈爾濱新區松北高新技術片區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上邁出『審管分離』堅實步伐。
『作為哈爾濱新區核心承載區,我們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借鑒了國內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於去年12月30日,正式組建了行政審批服務局。今年1月20日組建籌備工作組推進各項工作。』該行政審批局籌備組副組長劉惟喬說,目前,該區通過充分研究,已確定了7個區直部門的47項行政權力作為首批劃轉審批局的審批事項,調配了22名同志到審批局籌備組的各業務部門,通過『一個部門行使多個部門職權、一個崗位審批多個崗位事項』的舉措,實現了壓縮審批時限、再造服務流程的『化學反應』。
『這是「三張清單一張網」管理模式的一種延續,同時也是實行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的體現。』劉惟喬說,2017年1月1日,該區在全省首推『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同時推出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網上聯合審批平臺,拉開了創新行政審批機制的序幕。截至2017年5月19日,該平臺共辦理企業設立1777戶、企業經營業務變更915項,合計辦理商事登記類事項2808項,同比辦件量增加了125%。
『在「三張清單一張網」的基礎上,按照「自動推送,全程監督,過程留痕,結果共享」的原則,我們將建立相應的行政審批考核監督體系,實現審批部門與監管部門之間的無縫銜接,確保「審管分離,寬進嚴管」權責更明晰,服務企業更接地氣。』劉惟喬告訴記者,下一步,該籌備組將逐步實施人員劃轉,並實行『一個窗口接件,一張表單填報,後臺聯動辦理,一顆印章審批』的行政審批新模式提高服務效率,通過制定審批事項的標准化規程(SOP)來規范審批行為,通過加強領辦幫辦來完善服務體系,通過推動『放管服』工作的不斷發展來助推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的提昇,全面促進新區的行政審批服務實現質的飛躍。
市場化管理功能區 營造優良好環境
原來,4個管理公司近百人管理科技創新城創新創業廣場19棟樓宇17個孵化器基地,如今,1個管理公司僅8人全部接管,人少了但效能更高了。這個管理公司就是哈高新區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是哈爾濱新區松北高新技術片區開展功能區改革的產物。
『以前管理多頭,模式較粗放,沒有相應的質量標准和獎勵機制。為了充分發揮並利用新區資源優勢,將新區打造成我省科技含量最高、高新技術產業最集中、創新創業活力最強的經濟和雙創示范區,新區領導便積極探索建立精簡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通過借鑒外地新區的成功經驗,設立了哈爾濱高新區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和江南園區服務有限公司兩個經濟功能區。』哈高新區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寧說,功能區按照企業化組織形式,公司化運行機制,扁平化管理方式運行,明確了招商引資、產業培育、企業服務等經濟職能,並整合功能區內各創業孵化載體優質資源,通過市場化手段,將功能區打造成以『制度性框架』和『中介性體系』為根本特征的智能服務產業『孵化綜合體』。
在功能區改革過程中,哈爾濱新區松北高新技術片區在政府機關內招聘一名有管理經驗的人纔,作為功能區管理公司負責人。同時,通過乾部身份托管制度,以崗位定薪、按績效取酬的分配制度,以及目標管理制度,從根本上解決了乾部隊伍活力不足、為企業服務不實,工作效率不高、國有資產管理不嚴等一系列問題,保證了功能區企業功能的發揮,促進功能區企業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
李寧在任哈高新區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之前是哈高新區建設局局長,『這項工作對我來說是個挑戰,我更希望通過努力把新區的孵化器管好,為新區發展孵化出更多更好的企業。』李寧告訴記者,公司成立短短2個多月,他帶領團隊人員加班加點,對原有資源進行了全面梳理。『我們對現有硬件設施進行了維修,如解決了屋頂漏水、消防安全隱患等問題,新建了公眾浴池,還設立循環區間車解決園區內企業人員出行最後一公裡問題。』李寧說,公司還將現有軟件進行綜合整理,搭建了網絡共享平臺。據悉,共享網絡平臺將金融機構、管理機構、審批機構、服務機構均納入網絡平臺上,實現工商注冊、投資諮詢等各事項網絡化運營管理,進一步打造『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技術和市場』相結合、『服務和需求』相結合的資源共享平臺,有效解決區內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共性需求。
『房租年收入達到4000萬元,稅收增長30%,孵化規上企業2~3家……』這些量化的經濟指標,便是李寧與政府簽訂的責任狀。為了完成指標,李寧進一步簡化規范企業入駐工作流程,內部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對簽約、手續辦理、企業入駐等實行限時辦理。同時,充分調動二級孵化器積極性,鼓勵專業化程度高、孵化能力強、服務績效好的孵化器做大做強。『我們在完善園區配套服務的同時將加強園區增值服務,形成園區品牌效應。』李寧說,功能區的成立釋放了園區活力,提昇了工作效能,也是新區優化服務的一項務實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