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5日訊(記者 張雋珊)記者5日從哈市政府獲悉,根據《哈爾濱市全面推進政務公開重點任務實施方案》,哈市全面推進『五公開』,建立重大決策預公開制度,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點工程項目,應在決策前向社會公布決策草案、決策依據,並廣泛聽取公眾意見,聽取意見的期限一般不少於30日。
全面推進『五公開』
根據《哈爾濱市全面推進政務公開重點任務實施方案》,全面推進『五公開』,即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
決策公開——各區縣(市)政府、各部門要於2017年年底前,建立健全預公開制度和利益相關方、公眾代表、專家、媒體等列席政府有關會議制度,增強決策透明度。建立重大決策預公開制度,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點工程項目,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應在決策前向社會公布決策草案、決策依據,通過政府網站、新媒體,以及聽證座談、調查研究、諮詢協商、媒體溝通等多種方式廣泛聽取公眾意見。聽取意見的期限一般不少於30日。對涉及公眾利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電視電話會議,行政機關應積極采取廣播電視、網絡和新媒體直播等形式向社會公開。對涉及重大民生事項的會議議題,各區縣(市)政府、各部門制定會議方案時,應提出是否邀請有關方面人員列席會議、是否公開及公開方式的意見,隨會議方案一同報批;之前已公開征求意見的,應一並附上意見收集和采納情況的說明。
執行公開——圍繞政府工作報告、發展規劃提出的重要事項做好公開,尤其是公開重點改革任務、重要政策、重大工程項目的執行措施、實施步驟、責任分工、監督方式。要做好督查和審計發現問題及整改落實情況的公開,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責情況也要向社會公開,推進執行公開。
管理公開——利用兩年時間,推進基層政務公開,重點圍繞基層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稅費收繳、征地補償、拆遷安置、環境治理、公共事業投入、公共文化服務、扶貧救災等群眾關切信息,以及勞動就業、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戶籍管理、宅基地審批、涉農補貼、醫療衛生等方面辦事事項開展『五公開』標准化試點工作,探索適應基層特點的公開方式,形成區縣(市)、鄉政府政務公開標准規范,打通政府聯系群眾『最後一公裡』。
服務公開——把實體政務服務中心與網上辦事大廳結合起來,推動政務服務向網上辦理延伸,形成線上線下功能互補、相輔相成的政務服務新模式,全面公開與政務服務事項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通知公告、辦事指南、審查細則、常見問題、監督舉報方式、網上辦理程序和中介服務事項清單、機構名錄等信息,並動態調整,確保線上線下內容准確一致。各級政府部門要在權責清單基礎上,依據法定職責全面梳理行政機關、公共企事業單位直接面向社會公眾提供的具體辦事服務事項,實行服務事項編碼管理;統一規范政務服務事項名稱、依據、條件、流程、時限、收費標准等,提交材料的名稱、格式、份數、簽名簽章等要求,提供規范表格、填寫說明和示范文本,提供諮詢、投訴電話、郵箱,通過本級政府門戶網站、網上政務服務中心集中公開發布。
結果公開——公開發展規劃、政府工作報告、政府決定事項落實情況,重點公開發展目標、改革任務、民生舉措等方面事項。加強行政許可、行政執法、行政處罰等結果公開。各級政府部門應將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息自作出行政決定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上網公開。
重大突發事件應在5小時內發布權威信息
對收集到的輿情加強研判,區別不同情況,進行分類處置。對建設性意見建議,吸收采納情況要對外公開。對群眾反映的實際困難,研究解決的情況要對外公布。對群眾反映的重大問題,調查處置情況要及時發布。對公眾不了解情況、存在模糊認識的,要主動發布權威信息,解疑釋惑,澄清事實。對錯誤看法,要及時發布信息進行引導和糾正。對虛假和不實信息,要在及時回應的同時,將涉嫌違法的有關情況和線索移交公安機關、網絡監管部門依法依規進行查處。各地區各部門對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要快速反應、及時發聲,最遲應在5小時內發布權威信息,在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其他政務輿情應在48小時內予以回應,並根據工作進展情況,持續發布權威信息。
省、市、縣三級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互聯互通
加強政府網站平臺建設,建立健全政府網站日常監測機制,及時發現和解決本地區政府網站存在的突出問題。打造政務服務信息化平臺,推進政務服務網絡體系向基層延伸,實現省、市、縣三級網上政務服務平臺互聯互通。推進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做到『應上盡上、全程在線』。建立健全政務服務平臺電子監察系統,實現全部事項全流程動態監督。統籌建設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實施政府數據資源清單管理,制定開放目錄和數據采集標准,優先開放民生保障、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等領域政府數據,支持社會力量開發利用政府數據資源,穩步推進政府數據共享開放。2018年5月底前,出臺政府數據共享開放目錄與指南,明確各行業各部門數據共享開放的范圍邊界和使用方式。2019年5月底前,建成全市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推進企業信用領域信息平臺建設,對企業作出的行政許可准予、變更、延續、撤銷信息以及行政處罰、抽查檢查和企業嚴重違法失信等信息通過該系統進行歸集,並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黑龍江)和『信用黑龍江』網站進行公示。
政務公開納入績效考核
此外,各區、縣(市)政府負責本級政府政務公開監督員制度的建立。把政務公開納入各區縣(市)政府、市政府各部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責任指標考核、市直機關責任制目標考核等績效考核體系,未納入考核的要在年內納入,已經納入考核的要加大分值權重,所佔分值權重不應低於4%。定期對政務公開工作進行督查,對公開工作推動較好的單位和個人,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表彰;對重要信息不發布、重大政策不解讀、熱點問題回應不及時的,要嚴肅批評、公開通報;對弄虛作假、隱瞞實情、欺騙公眾,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要依紀依法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