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8日訊(記者 霍梟涵)8日上午,2017年高考文綜考試結束,哈爾濱市第三中學歷史教師張樹麗對文綜科目歷史進行了評析。張樹麗認為,今年的文綜歷史試題,從總體上說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在試卷結構、試題面貌等方面呈現出穩定性,在試題的難度上略有降低,試題的考點和考查方式凸顯了歷史學科的教育和引導功能。

哈三中歷史教師張樹麗。
試卷結構穩定,試題形式平易
2017年高考新課標Ⅱ卷文綜歷史部分試題總體上繼承了以往的歷史試題的特點,在題量、題型、考點的布局等方面基本保持不變,試卷結構呈現相對穩定的特點。同時,試題也繼承了以往表述方式平易、設問方式簡明、試題長度適中的特點,使學生在閱讀和理解試題的材料時沒有任何障礙,凸顯了命題者的人文關懷。
難度區分明顯,總體難度稍降
Ⅰ卷選擇題難度相對降低,Ⅱ卷難度相對平穩,試卷總體難度略有降低。從現場的學生反映來看,學生對試題難度的反映平平,沒有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部分同學會有難度略有降低的感覺。就試卷難度而言,試題突出以下特點:
1、Ⅰ卷選擇題的選項區分度相對加大,使得試題的難度相對降低;這突出體現在最佳選項試題的比重減少,大部分試題運用所學知識和排除方法即可做出正確判斷。12道客觀性試題難度值的分配合理,區分度明顯,凸顯了高考的選拔功能。
2、試題材料閱讀難度較小。試題回避學生們最害怕的文言材料、文白夾雜以及譯文材料,閱讀難度相對較低。
3、設問形式相對簡潔、明確。如客觀題的設問上仍然延續以往的也是學生所熟悉的設問方式,即『反映了』、『說明了』、『表明了』、『據此可知』等;主觀性試題的求答語相對直接,明確易懂。如41題的『分析……差異及原因』、『說明……特點』『簡析……意義』,42題的『提煉信息,擬定論題,簡要闡述』等。大大減少了學生審題環節的難度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