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9日訊 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這是國家『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的,這更是一場時間有限的硬仗。在這場『硬仗』中,作為特殊的風險管理工具,保險將如何發揮出自己特有的風險阻隔、經濟補償功能,如何在金融扶貧領域『大展拳腳』,成了很多保險人思考的問題。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大慶市保險行業協會積極落實黑龍江保監局與省扶貧辦聯合印發的《關於做好黑龍江省保險業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的實施意見》,將大病扶貧、農險扶貧、補位扶貧、產業扶貧和公益扶貧作為保險扶貧的主攻方向,紮實推進各項工作,並取得了良好效果。
保險幫扶真情在雪中送炭中延續
辛苦脫貧奔小康,一場災病全泡湯;救護車一響,一年豬白養……在農村,老百姓經常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確實,疾病、意外、災害,這些生活中的不如意,即使放在經濟條件尚可的家庭中都難以應付,就更別說在貧困中苦苦掙紮的人了。
然而,有了保險,就變得不一樣了。2015年初,大慶市讓胡路區城鎮參保人員鞠某,年僅14周歲患白血病,先後四次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住院治療。2015年全年醫藥費共計49.8萬元,基本醫療報銷11萬元,中國人壽大慶分公司支付大病保險二次報銷16.4萬元元;大同區祝三鄉參保患者蘇某,因患腰椎結核,在大慶市第二醫院住院治療。住院治療費用約16萬元,基本醫療報銷5.3萬元,太平洋人壽大慶中心支公司支付大病保險二次報銷3.7萬元;肇源縣肇源鎮曲某,因股骨頭壞死在北京空軍466醫院治療,住院治療費用約5.5萬元,基本醫療報銷1.8萬元,人保財險大慶市分公司支付大病保險報銷1.1萬元……正因為有了這些保險人的『雪中送炭』,纔沒有讓他們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為156萬餘人提供醫療保險保障
無論是年僅14歲的白血病少年鞠某,還是家裡只有一?土地的大同區祝三鄉的蘇某,抑或是沒有勞動能力的曲某,貧困已經成了他們生命中一道很難逾越的溝坎。然而,當保險走進他們的生活,他們不僅有了新的依靠,還有了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這一切既得益於保險特有的風險阻隔、經濟補償功能,更得益於大慶市保險行業協會在精准扶貧領域做出的創新舉措。
2015年12月16日,大慶市政府采購中心啟動大病保險招標工作,中國人壽、太平洋人壽和人保財險3家保險機構積極參與競標活動並中標。為城鎮居民大病和新農合156.79萬人提供醫療保險保障,實現了全覆蓋投保。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是在基本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對大病患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的一項制度性安排,是對基本醫療保障的有益補充。開展這項工作,是減輕人民群眾大病醫療費用負擔,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的迫切需要。截至目前,三家公司已為7773人進行了大病保險報銷,報銷醫療費用4139.06萬元,為防止生活困難家庭因病致貧返貧作出了保險行業的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