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6日訊(邢爽 記者 孫曉銳)『黑河大豆』、北安『龍豆』、『非轉基因』大豆食品;五大連池礦泉水、礦泉米等礦泉系列產品;『食佳』、『硬紅春』等小麥制品;『中興』、『宜品』、『辰鷹』等乳制品;愛輝山珍、孫吳長樂山沙棘飲品、『藍立方』藍莓等山珍漿果品牌……黑河人民在沃野間勞作,生產出健康綠色生態農產品;連綿不絕的綠水青山,蘊藏著不勝枚舉的山珍美味。
黑河市充分發揮北緯寒地黑土、生態環境優良優勢,堅持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積極推進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創建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290萬畝、綠色有機種植業面積達327萬畝,黑河市已被命名『中國綠色生態大豆生產示范基地』、『中國優質大豆生產基地』,培育出『黑河大豆』、『北緯49度生態農業』等一大批市知名、省著名、國家馳名品牌。
加快綠色優質生產基地建設
在嫩江縣、北安市、五大連池市、孫吳縣創建了5個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基地面積達到290萬畝,目前,全市綠色有機種植業面積達到327.56萬畝。按照全國綠色食品標准化原料基地要求,各基地出臺了操作規程、成立了工作機構、配備了專職工作人員、建立了崗位責任制,縣、鄉、村制定了基地建設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層層簽訂責任書,細化量化了考核指標;嚴格按照綠色食品操作規程進行生產,使用綠色食品專用生產資料,進一步降低化肥、農藥使用量,大力開展新標准、新技術培訓活動,標准化『到位率』達90%以上。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組織農業生產者做好農產品生產記錄,實施產地證明,全市已有80餘涉農企業進入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
壯大龍頭企業發展精深加工
圍繞非轉基因大豆、寒地水稻、乳制品、特色酒類、漿果和林產品及北藥加工等具有市場潛力和地方優勢的綠色、特色產業,確定了30多個涉及農產品精深加工、高緯寒地綠色食品基地建設項目,成功引進谷神生物、宏維農業、恆大糧油、科迪食品、中興牧業、象嶼物流等農產品加工企業;重點扶持北緯四十九度公司、嫩江鴻興面粉、辰鷹乳業、北藥中藥飲片、孫吳大果沙棘、愛輝山珍等龍頭企業,幫助企業籌措資金、擴能技改,提高生產能力、提昇產品檔次,全市規模以上農副加工企業已達70家,其中省級重點龍頭企業10家,農副產品實際加工(交易)總量達130萬噸以上。加快重點農林產品加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引進北安象嶼金谷玉米深加工、北安谷神大豆深加工、北安鑫源金稀菇自動化生產、五大連池科迪60萬噸稻谷加工、孫吳漢麻種植與CBD提取制藥系列產品加工等農業產業化項目15項,總投資達36.5億元。
培育知名品牌打造綠色大廚房
大力培育寒地黑土綠色有機食品品牌,把黑河高緯寒地農產品的天然信用轉化成市場體系中可識別的品牌信用和營銷渠道信用,目前全市綠色、有機產品認證數量達到84個,其中,綠色食品54個、有機食品30個。嫩江小麥、五大連池面粉等12個產品取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培育出嫩江辰鷹乳業、鴻興面粉、四合大豆油、中興牧業、愛輝山珍、北緯四十九度、礦泉水系列、孫吳長樂山沙棘飲品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加快綠色食品市場體系建設,在全市建立80餘家綠色食品專賣店(櫃、中心),在北京、無錫、上海等地建立了綠色食品展示銷售中心(店),開設綠色食品銷售專櫃60餘個;組織40多家涉農企業參加全國農交會、上海綠展周、中俄博覽會等國家、省級展會12次,參展商品300多種,簽署協議資金2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