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2日訊(記者 劉嘉)22日,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今年以來省環保廳開展專項行動嚴懲違法行為。截至目前,我省辦理環境行政處罰案件290起,罰款金額9082.17萬元,並對雞西、七臺河、黑河和大興安嶺地區進行省內環保督察。
據了解,去年7月,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我省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中央環境保護督察。針對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反饋意見,我省整改領導小組積極推進整改。截至今年4月底,督察組反饋的56項問題,20項已經完成整改,其餘問題整改均取得階段性進展。截至目前,我省已對13個市的4個市進行了綜合督查,5個市進行了環保督察,督察覆蓋70%的市,實現由『督企』向『督政』轉變。今年擬對雞西、七臺河、黑河和大興安嶺地區進行省內環保督察。
據介紹,我省積極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督查,從去年10月至今年4月,我省共出動環境執法、監測人員26000多人(次),檢查企業8986家(次)、燃煤鍋爐11157臺,查處企業263家(次),曝光典型違法案件46起,責令15家企業停產整治,對174家(次)企業進行處罰。今年初我省開展『治霾衛藍』『治污淨水』『保土護田』等活動,截至目前共檢查13個市(地)、36個市(縣、區)工業企業220家,辦理環境行政處罰案件290起,罰款金額9082.17萬元,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案件9起、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1起,查封扣押案件51起,限產停產案件42起。
據悉,我省水污染防治取得積極進展,新增完成201個建制村環境綜合整治,規模養殖場共計3669個,規模養殖場配套廢棄物處理利用設施共計2563個。飲用水水源地安全得到保障。督促地方政府落實飲用水水源保護責任,對全省35個地級城市飲用水水源開展了集中專項整治。現已有10個水源地完成整改。同時,我省深入開展生態省建設。截至目前,共建成126個國家級生態鄉(鎮)、16個國家級生態村,3個省級生態市,69個省級生態縣(區),754個省級生態鄉鎮和3962個省級生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