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日訊 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學業,很多婚姻出現問題的父母,對離婚避而不談,萬事都要等到高考結束後,他們覺得,這個時候離婚,對孩子影響不大。
6月30日,記者從讓胡路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了解到,從目前來看,每天都有10多對夫妻,來辦理離婚,形成了一個離婚『小高潮』。

為了孩子延遲離婚
今年46歲的趙女士,在一家企業單位工作。在她的眼裡,丈夫忠厚老實,孩子乖巧可愛,學習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
孩子上了高中後,她一直陪讀,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對丈夫的關心就少了些。
2016年的一段時間裡,趙女士發現,丈夫和原來不太一樣,平時不太喜歡玩手機的他,總是擺弄手機,而且對孩子的關心,也大不如從前。這讓趙女士起了疑心。
一次,她趁著丈夫喝醉,偷偷地看了丈夫的微信,結果發現丈夫和一女子的聊天記錄,非常曖昧。
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趙女士暗中觀察丈夫的行蹤。經過調查,她發現丈夫與一位高中女同學有不正當關系。
看著即將要高考的孩子,趙女士傷心不已。
事後,丈夫認錯態度很好,也毅然選擇了家庭。但無論如何,趙女士也無法原諒丈夫,從那以後,她和丈夫達成協議,私下有各自的生活,但是在孩子面前,演好父母角色。
高考過後,趙女士提出離婚,但丈夫死活不同意,為此,趙女士一紙訴狀,將丈夫起訴到高新區人民法院,要求離婚。
高考過後離婚案多
記者從高新區人民法院了解到,這些年來,每年高考過後,離婚案件均呈上昇趨勢。當事人年齡,大多在四五十歲,從年齡結構看,這與其他時間段的離婚案件,有著顯著區別。
高新區人民法院對涉及高考生家庭的案件,采取慎判慎執策略。
在受理離婚案件時,如果發現當事人有子女當年要參加高考,一般都建議對方暫時不起訴,待子女高考結束後再處理,這無疑也讓高考過後離婚案件增多。
讓胡路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的一位工作人員說,最近兩三年,離婚夫妻不斷上昇,今年平均每月協議離婚近300對。
會產生負面影響
『一些父母選擇高考後離婚,原因其實很明確,主要是不想影響孩子學習,隨著孩子上了大學,遠離父母,生活能自理,心智漸漸成熟,父母們覺得,此時離婚對孩子的影響不會大。』高新區人民法院的法官楊傑說。
市心理調適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單元主任任凱表示,備戰高考的孩子,往往很敏感,如果父母感情破裂,孩子很容易意識到,會讓孩子產生焦慮情緒。
同時任凱也認為,上大學了,只能說明孩子生理上『長大了』,不能作為心理成熟的標准。
從家長緊盯的高中,進入相對自由的大學,這樣的環境,很容易讓孩子感到迷茫,找不到方向。父母此時離婚,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