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賈秀芳:勤勞富小家 公益助萬家
2017-07-06 15:03: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周秘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為腦癱患兒助力

  2012年,哈爾濱市殘聯組織了一場特殊演出,參演人員都是腦癱兒童。舞臺上,孩子們盡最大努力艱難地控制著四肢和表情,證明著『我能行』。臺下的賈秀芳眼含熱淚,想著一定要為這些腦癱患兒們做點什麼。從那天起,賈秀芳每個月都去看望50多個腦癱孩子,每個月給孩子1000元錢。每次見到她,孩子們都特別高興,爭著搶著撲進她懷裡,喊著『賈媽媽』『賈媽媽』。孩子們的口水和她的淚水總是沾滿臉,但她從不嫌棄,在她心裡『這就是我的孩子』。

  6年來,56名孩子癥狀明顯改善。轉眼孩子們也長大了,爺爺奶奶也抱不動他們了,攢的一點點積蓄也花光了,賈秀芳在想不能讓孩子們就這樣在家待著,如果放棄繼續康復,可能一輩子就再也站不起來了。

  經過幾年的走訪調研,2016年初,她決定把辦公樓改造成腦癱患兒康復中心,從圖紙設計到項目審批,從施工建設到物品采購,從內部管理到外部環境,她都一一經手。同年12月12日這一天,賈秀芳參加了首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語重心長的講『千家萬戶都好,國家纔能好,民族纔能好』。這一句話深深的印在了賈秀芳的心中,她暗暗下定決心,一定盡最大努力幫助更多的家庭,回到哈爾濱後立即行動,加快了『博能中醫門診』建設進程,著手購買專業康復設備、聘請專業康復醫生等具體事項。

  2017年2月16日,賈秀芳出資建設的『博能中醫門診部』社會公益項目建成並投入使用,一期建築面積3000平米,設備裝修投入500餘萬元,設有多個科室和康復項目,專門開設了綠色無煙廚房,制作營養套餐;開設了陽光工作室,專門培訓電腦、文化課和生活技能課。康復門診聘用康復師12名、引導式教育員5名、文化課教師2名,招募志願者30名,免費收治腦癱兒童100人。二期建築面積7000平米,正在裝修中,預計可免費收治腦癱兒童200人。現在,她每月為該項目支出30餘萬元。這樣也就是幫助了一百多個家庭,為了解決患兒家長的後顧之懮,賈秀芳在廠區內專門闢出一塊地,新建了蛋糕廠和食品加工廠,讓陪護孩子的家長就近上班,增加患兒家長的生活來源,也保障了這些父母與腦癱患兒的溝通時間,幫助他們更好的康復。

  為貧困學子圓夢

  賈秀芳也有遺憾的事,從小她就有一個大學夢。初中畢業後,她原本是想著能繼續上學,可生活的逼迫使她來到哈爾濱打工養家,但是她心裡一直羡慕有知識的文化人。她先後成立『賈秀芳救助貧困婦女兒童基金』 『青年就業創業基金』『長城哈弗夢想基金』,每年資助近200名貧困大學生。因此她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從簡單的一次性、節令性幫扶,轉變為對一個困難家庭的根本幫助。自己的企業也招收了不少困難家庭孩子,她又結合自己對汽車行業發展前景的信心和企業用工實際,她想到辦一所汽車職業學院,校企對接,徹底圓貧困家庭和工薪家庭孩子的讀書夢、就業夢、高薪夢。賈秀芳說:『捐款只是給了他們一些學費,不能真正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狀態,要想真正的幫助他們能夠學到一技之長』。

  2017年年初,她的願望終於變成了現實,賈秀芳創辦了天津濱海汽車工程職業學院,今後每年留出200個免費的名額,為貧困的孩子們敞開大門,為他們定制培養方案,讓他們在三年大學畢業後年薪能拿到8到10萬元,這樣既能幫助貧困孩子的家庭也為汽車產業培養了人纔。『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是一定要堅持和傳承的。』賈秀芳說,『培養專業技術人纔的同時,我們更看重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以及在意志品質方面的培養。希望他們做好人,力所能及多幫人,成長為能夠溫暖社會的積極力量。這點我認為非常重要。』

  這些年來,博能企業不斷發展,投入社會公益的資金也越來越多,受益的人群逐步擴大,社會各方面給予了很多的贊譽。但賈秀芳覺得,這不僅僅是榮譽,更是一份沈甸甸的責任。改革開放30多年來,絕大多數家庭的生活好起來了,但貧困的人還存在,她和她的家庭成員不能視而不見。她認為她們這個家,要始終秉持這樣的信念:『加快企業發展,向國家多交稅;增加企業收入,為困難家庭多捐助;勤勞富小家,幸福千萬家,共圓中國夢。』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馬悅

【專題】道德模范